加强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
张景安
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如何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集中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去年我到韩国三星考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三星紧跟21世纪科技竞争时代的步伐,一心一意发展科技竞争力,即使企业亏损也要坚持。他们连续亏损七年,第八年终于开发出等离子电视等高科技产品,这几年把钱都赚回来了。这说明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和灵魂。
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国家的竞争力,而且越来越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竞争力。纵观世界,世界强国都是技术领先者。上世纪80年代美国竞争力下降,那时美国国内充满被日本人购买的恐慌情绪。后来美国实施创新战略,迅速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提升了生产力并获得巨大财富。美国高科技和信息化拉动经济发展,这足以引发我们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十分显著,但技术总体水平仍处于低端,绝大多数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为发达国家所控制。据统计,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有。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占60%~90%。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处于产业技术“空心化”的边沿。我国DVD机生产能力世界第一,但每出口一台产品都要向外国交纳专利使用费。我国汽车生产进口技术占90%,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和石化设备、70%的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都依赖进口。对此,有外国评论家认为,中国作为技术竞争者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软件业薄弱、缺乏技术型企业家、以及必须为起步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连续发生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和拉美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的国家竞争力。例如,拉美的阿根廷早在1913年,人均GDP就达到了3000美元,90年代末期甚至达到了9000多美元,被认为有可能是第一个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技术过度依附发达国家,最终导致国家经济主权的丧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至今没能走出低谷。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苦练内功当然是至关重要,但营造必要的政策环境与氛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我认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应着力采取以下措施,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等高新区发挥了集群效应、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高科技企业占全国一半,企业R&D投入占全国工业企业一半以上,人均R&D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高6倍。2004年,国家高新区区内企业近4万家,其中经认定的高科技企业占67%。我们要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批示精神,努力使我国高新区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第二,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国外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研发经费高达几十亿美元,还要与著名的大学联合,企业之间还要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互享,提高企业竞争力。反观我国企业,只有几十万人民币或者上百万人民币的研究投入,企业之间却还不能互联互通,难以担当创新主体的重任。要促进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鼓励企业牵头联合大学和研究院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
第三,要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是创新表达的基本方式,是高科技企业里面最有价值的成分。要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原创性发明专利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对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引导和扶持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四,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民营科技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部多年来一直支持民营科技的发展,并且成立了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协会。我们要为民营科技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政策环境,使民营科技企业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行多种形式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五,要营造开放的、创新的文化氛围。硅谷成功的要素主要有三个:一个大学——斯坦福大学,创新的文化和风险投资。硅谷的创新文化是“鼓励创新、容忍失败、顺其自然”。我国高科技企业也要建立这样一种开放的文化氛围,宽容失败,尊重失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高科技企业存在一个共同特点——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比如创新活动的回报常常是非线性和不确定的;潜在的投资者不了解创新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创新活动常常是无形的,在产品获得商业成功以前,难以评估其货币价值。这些特点决定了高科技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单靠创业者个人和政府又无能为力,只能求助于资本市场。而在目前高科技企业资金供应链中,资本市场恰恰又是最为薄弱亟须要强化的环节。
今年以来,科技部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合作,对全国5万家科技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有2000多家企业基本符合现有的发行上市条件,其中700多家重点高科技企业可以直接作为上市培育的对象。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在中小企业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上市设立“绿色通道”,尽快推动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在发展中小企业板的同时,要尽快推出创业板,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规模化融资需要。
各位来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背景下,今天的会议对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相信,资本市场的发展,必将大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迈向新的境界与新的时代!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