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召开加强自主创新座谈会,是科技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包括胡锦涛同志最近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讲话的实际行动,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强自主创新,说明中央和国家对自主创新有充分的关心和重视,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我们有关创新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加强自主创新的讲话,大家深受鼓舞,我想结合农业科技讲几点意见。
第一,我们在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的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有很多的研究项目和产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比如杂交水稻,应该说我们是遥遥领先于国际水平的,对粮食安全问题做了很大的贡献。第二个是关于,对解决沼气的竣工。第三是关于禽流感,2004年的禽流感,亚洲比较大面积泛滥,但对中国没有造成什么危害,主要是我们有科技储备,禽流感一发生以后我们就把防治禽流感疫苗拿出去,有效的控制了禽流感,第四块是口蹄疫,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我们也达到了国际的领先水平,所以说我们现在只要有钱,我们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口蹄疫,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口蹄疫的发生在我们西部和西北地区还是相当严重的。
最近小麦取得了重大突破,小麦的育种平台可能一改过去10年、8年才能出一个品种的状况,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研究出小麦新的品种,现在我们正在全国推广。由于各种开展研究或者说创新,应该说在过去的50多年时间,农业科技为解决我们的问题出了很大的力。
第二,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在先进发展国家差距越来越小或者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我们的GDP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普通的科技发展也比较快,模仿性的也基本上接近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确实比较少,特别是在高端的科技方面,有体制的问题,也有机质的问题。比如有些科学家有浮躁思想,急功近利,我个人认为不能完全怨科学家,这与我们的国家、部门、单位要求他们浮躁,要求他们急功近利有关系,我本人本身就是科技人员,我们是科技研究领导,深有体会,有些单位的导向就导致现在科学家急功近利,不急功近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是有些学术腐败,我认为这是存在的,不是那么严重,全国几百万人民出那么几个人也不足为奇,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一流的科学家不再搞研究,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一流的科学家不搞研究,全部是二流的科学家、三流的科学家搞研究,这就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我就不多讲了,我们在体制和机制方面需要大大的改进,如果不改进的话自主创新是谈不上的。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自主创新谈几点意见。科技部很重视,我认为加强自主创新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国家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特别是对土地的投入,我们经济发展了,GDP也上去了,收入也上去了,但是用于科技的比例不仅没有上去,反而降低了,这是不正常的,这也是国家急功近利的表现,不是个人,国家应该把相当一部分的经费用于研究。科技部有统计,我们研究单位也有统计,目前用于科教的经费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所以说要增加对科教的投入,国家从年初开始就要有一定的比例,高校的形势相对好一些,但是科研单位的形势非常不容乐观,总体来讲就是要加强对科学的投入。
第二个条件,要构建国家的创新体系,我们讲创新体系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诸于实施,一定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像农业科学单位、林业科学单位和国防本身就有体系存在,下一步是我们怎么样加强创新体系的问题,除了这些单位以外,像大学有平台,怎么加强平台建设问题,平台也是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条件,人才建设,有了经费和体系,就要有人去干事儿。这几年高校的招生人数特别多,大学毕业生也特别多,硕士生、博士生已经翻了几番,但是研究单位在搞研究的研究人员这几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的减少。农口的研究人员和10年前、20年前比较在减少,高等教育在发展,高层人员够了,但是从事研究的人员在减少,这个现象要得到上层的关注。要保持相当稳定的科研队伍,如果我们没有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可能搞科技创新也不行。
我们的科技创新为什么跟不上,与科技创新不是长期固定的投入有关系,通过这次座谈会,进一步加强胡锦涛总书记加强自主创新的理解,结合农业科技,结合2005年中央1号文件,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们也在构想如何构建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们在科技部和农业部的领导下,就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汇报,我们希望科技部下一步能够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或者说把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科技部、作为国家的科研创新体系的一个试点。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