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总结发言
日期: 2005年02月18日 18:01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徐冠华部长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指示的重大意义和今天我们座谈会的主题,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各位专家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科技工作的实际,畅谈了深入学习胡总书记指示的体会,并就进一步落实这些指示精神,制定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就座谈会做一个总结发言。
    第一点,充分认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大家普遍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指示是对当代国民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的重大判断,是党中央关于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不仅对我国新实际科技事业,而且对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我国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中国不可能只依靠引进技术来满足自身发展的科技需求,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高技术的问题,因此中国的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充分利用全球战略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雄厚的科学基础,所以我们讲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特别要强调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站在全人类优秀文明基点上的再创造和再发展,是我们强调自主创新的一个基本内涵,坚持自主创新是推动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但是国民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已经从量的调整转变为质的调整,转变为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素质的整体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非常迫切的任务,因此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确保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坚持自主创新是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加剧,我国产业创新能力薄弱,关紧技术依赖外国的状况日益突出,国家的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影响,目前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障碍。实践证明,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竞争中把握机遇,甚至可能丧失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开放的同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通过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积极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摆脱我国关键产业和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的安全。
    第二点,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的指示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贯彻中央的精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按照突出位置和中心环节的要求来部署科技工作,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将进入到从国家层次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的新阶段,特别是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的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能够激发创新主题行为自身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当前特别重要的是围绕确立企业的创新主题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和重点突破,要力争在一些重大领域,特别是在解决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重大课题上有所突破,在提高产业自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上有所突破。同时,还要凝练出一批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三是加强的宏观管理,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目前正直“十五”计划全面完成,“十一五”计划全面启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即将完成的重要时期,这也正是我们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宏观管理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加强科技各方面的充分协调,调动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要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投资政策、贸易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等。
    第三点,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里要进一步突出加强自主创新这一主线,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2000多位专家一年多的努力,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工作,特别是纲要的编制工作已近尾声。
    刚才大家的建议我们要认真的研究吸收,下面我就想在纲要中如何进一步突出自主创新这一主线谈几点认识。
    第一点认识,在未来科技指导方针中把自主创新作为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针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指导方针,这对我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这次规划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的起点上,要立足于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科学技术自身的特点以及我们科技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集中众多专家的智慧,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建议为: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思想,在科技发展上坚持以人为本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把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二是要把发展、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在,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把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三是把科技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支撑发展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实现重点跨越是加速我国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引领未来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
    第二点认识,围绕着自主创新这一主线,实现科技发展思路的转变,重点是五个转变。在发展的路径上要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向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型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转变;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并重转变;在国际合作上从一般性的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
    第三点认识,围绕着自主创新这一主线,进一步确立一批重点的任务,包括支撑的任务和面向未来的任务,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经过专家的反复研究、反复凝练,提出了一批重点的领域和重点的项目,包括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技术研究等等。
    第四点认识,制定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为加强自主创新提供体制和政策的保证,刚才大家提到的有些人才政策、投入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其他的产业政策等等,我们都将在这次规划纲要中进一步体现。一个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必由之路,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要下定决心经过二、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