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 日期:2005年03月01日 17:58
来源:科技部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附加值,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教育部、国家粮食局、国家林业局、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启动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科技专项。这是一项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宗旨,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重大举措。 专项实现了一系列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的重大突破,构建并完善了主要农产品深加工的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在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等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实现重点推进、全面发展的同时,攻克了膜分离技术、物性修饰技术、无菌冷灌装技术、冷榨技术、浓缩技术、冷链技术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冷却肉、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苹果汁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学家队伍;储备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技术;主要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示范和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了科技保障。 截止2004年底,共获得新产品、新材料、新装置211项,鉴定成果73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9项;申请专利120项,授权国家专利31项;制定已颁布实施标准51项,另外有23项标准正在制定中;建立生产线77条;筛选出加工专用品种59个,建立优质原料基地658万亩;发表论文705篇,培养博士(后)140名,硕士266名,企业技术骨干3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100多人; 新增产值325.07亿元,利税44.11亿元,出口创汇3.2142亿美元,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达到33.28亿元。 专项在管理方面通过加强多部门联合,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在项目申报上率先采用招投标,引入公开竞争机制和法律监督程序,评标结果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共同攻关的新模式,推进了企业在高校设立了校企研发中心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技术创新的有机整体和强强联合。通过实行中央与地方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实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力量整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势集成,构建了“重大科技专项”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产品加工研究领域投入力度最大;研究面最广、最深;涉及学科最宽;参与科技人员最多;技术集成度和产业化程度最高;带动和示范效应最明显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十五攻关,全面缩小了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部分领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科技领域的一次跨越式发展和战略性转变。十五期间,依靠科技进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引领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为“十一五”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