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十分关键的阶段。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应该把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解决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推进自主创新必须先从思想上理清认识。我们今天所指的自主创新已经在新形势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首先,自主创新是指属于我国自己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即“原始性创新”。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在某些前沿领域的差距更是十分明显。这不仅与我国作为一个科研人力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而且也造成了我国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等方面长期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业已奠定了萌发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础,我国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也不断扩大,这些使得我们有理由在今天强调原始性创新,也有必要鲜明地对科技界提出自主创新的号召。
其次,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告诉我们,集成创新是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推进自主创新一定也要顺应这一潮流。在我国,单项技术研发多年来都是科技研发活动的主要方式。但是,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如果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和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将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因此,我们应当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把集成创新纳入到自主创新的范畴里来,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研发活动的效率,而且也进一步加快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第三,自主创新并不是排斥技术引进和科技合作与交流。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波涛汹涌,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封闭起来谋发展和搞建设,而且那些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很快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了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我国也是受益于全球化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广泛的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后,我们应该在加大更深层次的技术引进以及开辟更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基础上,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提高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深度,既要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科学技术文明成果,也要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有所作为,赢得一席之地。
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第一,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针对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第二,加强科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资源,对当前推动自主创新极为重要。应按照有利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加强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协调。要大幅度增加财政的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政府采购政策,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投资政策,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第三,推进自主创新还必须集中力量,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和突破。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为单项技术的突破,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群的整体突进和相关技术的集成。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或项目,实现在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对未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胡锦涛同志最近明确指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这对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科技界一定要全面贯彻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新路子。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