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全军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973规划顺利结题并获得滚动资助;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Ⅰ类新药进入临床实验。4月7日,第三军医大学召开科技大会,对“十五”科技成果进行大检阅,5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98项,其中12项被评为“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名列全军各后勤单位第一。这些成果彰显出该校整体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
5年来,该校在军事医学领域新组建了军事预防医学、高原军事医学、野战内科学、野战护理学等新军事医学学科,启动了高原常见病、军事心理学、化学复合伤、新武器生物效应等新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从理论、技术到装备完整配套的,以高技术战争创伤救治为重点的军事医学创新体系。同时,多方筹资用于基础生物学科建设,已形成了分子免疫、数字化人体数据库、神经系统发育与再生等优势研究领域;先后启动了生物信息学、皮肤和骨组织工程、基因敲除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十五”期间全校共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456项。此外,开展临床新业务、新技术300余项,尤其是肝移植联合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关节镜系列微创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应用、PE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等居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中心,全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为主干、校级重点实验室为补充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同时,与国内、军内等多个单位进行跨学科攻关,并与15个国家的2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三军医大5年来先后有66项新药课题立项研究,乙肝治疗性多肽、幽门螺杆菌疫苗、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Ⅰ类新药获准进入临床试验;5年中共申请专利187项,授权专利87项;推广战伤急救器材和多种诊疗器械120余套,自主研制的扫雷防护装具已列装部队,并被列为联合国维和扫雷行动的指定装备。
(科技日报)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