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江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体现,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自主创新不仅在落后地区有可能性和可行性,而且是实现赶超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途径。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永远的落伍者,自主创新固然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但是献身科学、勇攀高峰的精神,敢为人先、有志于后来居上的勇气更为重要。
未来15年,建设创新型江西,推动我省科技发展,必须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使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达到全国中等程度,重点领域的科技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坚持优势领域的重点突破与提升整体科技水平相结合,着力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按照全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思路、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工程,完善和落实重要政策和措施,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科技发展目标。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江西科技的综合水平,既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更要重视科技产业化能力,产业化是自主创新的归宿和动力所在,我们要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结合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同时要把创新与创业统一起来,鼓励科技人员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技创业,以科技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坚持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与扩大科技领域开放相结合,着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竞争力。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导向使企业切实成为技术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互动机制,把企业的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整合为集成优势。三要重视发挥军工单位的作用,形成军民科技资源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四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不断完善园区有关政策,使之成为我省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五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形成有利于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
自主创新,不能只靠自我创新,而要团结协作创新;区域创新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要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研发国际化的大趋势,进一步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加大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对外科技合作由跟踪为主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转变,由政府间合作为主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多层次合作转变,由短期项目合作向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转变,推动我省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三、坚持培养造就创新人才队伍与创造良好环境相结合,着力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凝聚力。从我省实际出发,要把不断扩大人才总量、完善人才结构、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结合起来,同时要切实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各类人才和全社会自主创新的激情和活力,鼓励和支持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四、坚持建设创新文化与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相结合,着力增强社会文化对创新的推动力。建设创新型江西,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需要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全民的科学精神,是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切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努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素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江西,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发,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自觉抓好科技工作,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要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坚决落实国家一系列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改善信贷和融资环境,努力创造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各方面条件。
(节选自孟建柱在江西省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