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的现代奥运盛会,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奥运人士参加,无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或是观众与游客,都需要首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因此给举办国的食品供应带来很多难题。同时需求旺盛的还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施,当然,兴奋剂这位不受欢迎的朋友也总是忘不了来捣乱。
一、奥运会上的食品科技
粮食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吃饭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行为。在悉尼奥运会的奥运村里,运动员们可以吃到西式大餐和快餐,也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亚洲食品。中国的运动员能够吃到可口的中国餐。
对于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来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营养状况与营养结构,奥运会运动员的配餐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近10年来营养专家通过高科技为运动员配置饮食,在选手身上发生了奇迹般的功效。相反地,如果运动员饮食不当,对他们水平的发挥将有明显的影响。美国名将迈克尔^b7约翰逊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就是因为饮食不适应而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
二、摆脱不掉的影子——兴奋剂
自古以来,竞技者通过使用药物来增强体力和刺激精神的事时有发生。早在1896年现代奥运会诞生之前的19世纪中叶,已有关于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报道。近代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可提高成绩的药物更是大有人在。在20世纪的体育赛场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用兴奋剂来提高运动成绩的例子层出不穷,手段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迫于形势,国际奥委会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上,第一次在所有比赛项目中实施了全面的兴奋剂检查。但检查并没有吓倒违禁服药者,反而促进了“药物升级”和多种作弊手段的诞生——从苯丙胺、合成类固醇、血液兴奋剂(自血回输)、红细胞生成素(EPO)到生长激素(hGH)等。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在服药者与检查者之间展开的一场无休止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欺骗者似乎总能寻找到一些新的药物和方法战胜检查系统,从而保持领先地位。因此,五环旗高高飘扬的神圣奥运赛场,始终未能逃脱兴奋剂的污染。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服用兴奋剂之风达到了“历史高潮”。1972~1988年的5届奥运会,除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未查出阳性外(据说该届药检系统有很大漏洞),其余4届分别有7名、11名、12名和10名运动员被查出使用了违禁药物,其中大多数为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合成类固醇。
进入90年代后,经过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的严厉打击,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查出的服用违禁药人数暂时有所回落。在2000年10月1日于悉尼结束的20世纪最后一届奥运会上,共有11名运动员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而且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还有50余名选手因为药检不合格未赴悉尼;在开赛前和比赛期间,又至少有16名运动员因以前的药检阳性结果而被驱逐出奥运村或被禁赛。
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地迅猛发展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当技术在现代奥运会上越来越展示自己的力量时,也给兴奋剂的制造者与服用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手段。然而,反兴奋剂的运动日益高涨,而且对兴奋剂的检测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为将兴奋剂这一有害奥运精神的毒瘤割除掉,国际奥委会及有关国家都相应加大投入,合作开展药物检测高新技术研究。
1998年,国际奥委会和欧盟合作出资300万美元,启动了一个关于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生长激素(hGH)检测方法的研究计划。为了能在悉尼奥运会上推出新的具有威慑性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一个由多国科学家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争分夺秒地加紧进行该项研究。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也为澳大利亚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专门拨款300万澳元,用于高难度的兴奋剂检测研究,其中包括在悉尼奥运会上检测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计划。2000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又给澳反兴奋剂机构增补100万澳元经费,用于在奥运会期间对运动员进行血液EPO检查。2000年8月28日,在关于检测EPO新方法的研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在悉尼奥运会上进行血检和尿检相结合的EPO检测。2000年12月7日,国际泳联在世界杯短池游泳赛墨尔本站首次实行竞赛期间血检,这标志着血液检测EPO这一高新技术的应用已不仅局限于奥运会赛场。
1999年11月10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在瑞士洛桑成立。国际奥委会为该机构提供了2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该反兴奋剂机构的任务包括实施和扩大赛外检查、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制订反兴奋剂教育计划、逐步统一药物检测分析和使用仪器设备的科学技术标准与程序,以及每年制定和公布禁药名单。
截至悉尼奥运会开幕前,成立不到1年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就已经在全世界82个国家实施了2043例赛外兴奋剂检查。所有28个夏季奥运会项目和7个冬季奥运会项目的国际体育组织都已经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签订了赛外检查协议。
2000年11月,30个国家的政府同意并做出承诺,从2002年起,将共同出资承担世界反兴奋剂机构50%的经费。
这表明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兴奋剂同仇敌忾,认识到“统一”的必要性,因而采取联合行动。
回顾一个世纪以来奥林匹克赛场的风风雨雨,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的商业化助长了兴奋剂的泛滥;展望未来,进入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仍然无法摆脱兴奋剂问题的困扰,世界范围内使用与禁用兴奋剂的斗争还将长期进行下去,并且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反对兴奋剂的这些国家将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神圣的奥运盛会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奥运科技网站)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