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奥科委主席 林文漪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
大家好!
今天的聚会非常难得,非常重要。
上午,我们一起参观了部分奥运场馆和设施,亲眼看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的重要进展,也感受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与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切切实实落到了行动上,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科技奥运建设,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在听了北京奥运会筹备、工程建设情况以及科技奥运进展情况汇报后,更是深受鼓舞。科技奥运今天的成就是和在座同志们的辛勤努力和各成员单位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的。在此,我谨向科技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气象局、信息产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及北京市有关部门对科技奥运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此中秋佳节之际,向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慰问!
几年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各部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科技奥运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如今,“科技奥运”不再只是北京申奥时的闪光理念,已凝结成奥运建设各个领域层出不穷的丰硕成果。
举办奥运会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筹办如此规模之大、涉及领域和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的全球性体育盛会,对中国而言既是难得机遇,又是巨大挑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办的决战之年,在科技奥运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第一次全体大会召开4年之后,我们又会聚在一起,总结已有成绩,部署新的工作,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取得完胜,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科技奥运”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就这个问题,我想主要谈两点感受:
第一,全新的工作机制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科技奥运今天的局面首先得益于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首先由奥组委、08办根据实际需要向奥科委提出科技需求,我们再将这些需要反馈给科技部等国家部门,大家从自己的条件能力出发,集中科技、智力、信息和管理等资源优势,对奥运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科技和奥运工程主管部门也根据这些需求进一步落实科技奥运理念,解决工程建设、城市信息化和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
奥科委已成为联系奥组委、08办同科技部等国家部门及北京市政府部门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过这个平台,构建起多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高效推进的工作协调机制,实现了奥运科技供给与需求的高效对接。
对此,北京奥组委在2006年6月第67次执委会上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的共同牵头组织下,科技奥运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成功地组织了全国的科技资源,以满足奥运科技需求为导向,为奥运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第二,务实的工作方式保证了质量和效率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三种工作方式:
首先是围绕奥运筹办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和新技术需求,通过申请科技奥运项目,开展科研攻关或实施科技示范应用工程。
我们在场馆建设、大型活动、运动科技、信息通讯、能源环保、交通、安保、气象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这些项目成果已经或正在应用到奥运建设中,其中不乏北京奥运的亮点工程。(这些成果在我们的总报告里写得很清楚,我就不再列举了)
其次是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展示交流会等方式,推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到奥运场馆建设等筹办工作中。
从2004年开始,为适应奥运建设对新技术、新产品尤其是节能环保、信息通讯方面的科技需求,我们与奥组委、08办共同举办了20多次展示交流活动。近千家国内外企业参加了展示交流,为奥运建设方推介了数千项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奥运供需的有效对接。
如,“LED及半导体照明在奥运中的应用专题交流会”、“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技术推介会”、“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交流会”、“北京奥运工程建设能源环保展示推介会”、“迎奥运北京园林绿化美化成果展示会”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是应奥组委、市“2008”工程办公室的要求,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和论证。
奥组委和08办经常需要了解特定技术领域的状况,或听取专家对有关技术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组织召开了20多场专家论证咨询会,提供了200多人次的专家咨询服务。为包括“确定TOP赞助商”、“开闭幕式技术支撑”、“奥运火炬珠峰燃烧”、“鸟巢防雨方案”、“电子票务”、“奥运会电动汽车交通规划”、“太阳能薄膜电池”、“光导管应用”在内的诸多技术领域提供了全方位和重要的决策咨询服务。
同志们,今天距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只剩下300多天了,时间已十分紧迫,任务依然繁重。关于下一步工作,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再接再厉,决不松劲
奥运大规模建设已接近尾声,科技奥运重点项目已到了或接近出成果的时候,希望同志们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既要搞好已有项目的监督、检查、改进工作,又要敏锐捕捉奥运筹办决战时新的科技需求,及时开展科研攻关,确保为奥运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要对科技奥运自主创新成果加以提炼、总结,进一步做好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实施科技奥运,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惠泽社会,共创和谐。
三、保持合作,共建首都
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推进是我们工作的优势,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展这种优势,齐心协力,使科技奥运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不仅如此,我希望这种优势能够延续到奥运结束以后,能够应用到首都建设工作当中。加强北京市和中央部委之间的合作,将大大有助于北京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
同志们,2008年奥运会正阔步走来,全世界都在瞩目我们,期待着北京能够创造奇迹和惊喜。让我们高举“科技奥运”的旗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 高水平”的运动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