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同时,当地医疗机构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大量医疗设备损坏,已经影响到伤员的及时救助。在此危急时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世博科技专项“突发性重大灾难应急救治设施研究”课题组骨干成员主动请缨,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下,携带课题研制的应急救治设施紧急赶赴灾区,已于5月14日上午达到成都市,目前正在当地展开救护工作。
2005年,上海市科委、市世博局联合布局了世博科技专项项目——“突发性重大灾难应急救治设施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安全保障。该项目已于2008年1月完成,并研制出了“快速室外洁净层流帐篷系统”等四件应急救治设施,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相关性能均达到并超过国家相关军用标准和相关民用标准。此次,课题组将整套四件应急救治设施全部运至灾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研究成果的救助作用。
1.“快速室外洁净层流帐篷系统”,以保障室外场所的群体人员安全急救工作。该系统完全使用国产原材料,采用充气式骨架组成的帐篷,可在任意地方以短暂时间内形成。帐篷内为一密闭空间,面积达到20平方米,帐内可完成一台标准外科急诊手术。
2.“应急安全转运仓系统”,在有毒环境中进行伤病人员的快速安全转运。该设备可安放在任何担架上进行转运,平时可放置普通背包内进行运输。仓内气压可根据情况自动调节,避免了拉链、接缝口可能存在的空隙泄漏病原微生物。
3.“充气式快速隔离帐”,以实施对于室内场所群体人员的安全隔离防护。该设备采用充气式结构,使用展开时间仅十几秒钟,材料同转运仓。整个隔离逃生仓呈矩形,仓内面积4.2平方米,净高2.0米,可供10人应急避难。主要用于灾难时供人员应急逃生避难,也可用于临时隔离烈性传染病人和严重免疫力降低病人。
4.“应急水源供应系统”,以保障灾难现场急救场所的清洁水源供应。急救现场的大量清洁水供应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一大保障,该系统可任意从遇有毒物污染水源直接抽水,经该水处理系统一次快速处理后对氰化物及有机磷毒剂的清除率达到99.998%以上,出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上海市科委)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