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重庆市科委积极贯彻落实科技部指示精神 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
日期: 2008年05月28日 11:11       来源:重庆市科委
【字号:

  “5.12”汶川大地震后,重庆市科委认真落实科技部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要求,及时召开工委扩大会议,紧急部署科技抗震救灾工作,广泛发动系统各单位,组织科技资源和成果助力抗震救灾。

    一是迅速查明科技系统单位损失情况。
    由科委领导分别率队赶赴市中药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市畜牧科学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以及梁平县、永川区等科研院所和受灾严重区县查看灾情,向梁平县捐赠现金3万元,动员和组织科技工委系统各单位向灾区捐款捐物价值300余万元,其中现金246万元。同时,组成对口支援小组赶赴四川省,向四川省科技厅捐助TDP电磁波谱治疗器、氯化钠注射液等物资30万多元。

    二是组织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援助灾区。
    1.组成技术专家赶赴灾区。一是组织建筑、水利等专家,奔赴重庆市受灾最重的区县——梁平开展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相关设施、设备、建筑和水库等安全排查工作;二是组织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后勤工程学院等单位的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应急供电保障等上100位专家,奔赴四川抗震救灾一线。
    2.组织科研成果产品抗震救灾。一是组织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移动视频传输及通信系统”随公安部应急抗震救灾卫星通信车组被编入温家宝总理的前线指挥随行车队,成为国务院和公安部传送温总理指挥抢险和抗震救灾现场等重要视频图像信息的主要通道,持续运行畅通、指令传送可靠,累计传送现场视频图像50小时以上。二是组织后勤工程学院研发的“3台野营多功能净水车”和“64套净水设备”开赴灾区,在汶川、绵竹、什邡、北川、青川、彭州等地开设野战供水站12个,累计生产饮用水450余吨,为16万军民提供饮用水;“9台高性能发电机”应用于都江堰、绵竹、什邡、映秀、北川等地区,保障部分照明用电,和医院、普通居民的通讯设备充电;以及“5台(套)房屋安全检测仪”和“16台(套)水质安全检测仪”运用于抗灾前线。三是组织中国四联集团25台净水车、20台淋浴车、1台饮用水分装挂车等新型产品(装备)参加抗震救灾。四是组织重庆医药科技型企业向灾区捐赠超过价值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其中,价值500万元的最新智能胶囊内镜设备4台、智能胶囊500颗,价值100万元的血液净化系统4台,重庆生物技术研究所“护创液”等55万元医药品已发往四川灾区。
    3.加强科技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编发《科技防震减灾应急技术手册》和《抗击地震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相关知识简介》科普读本3.3万册,开放重庆交科院“地震模拟试验台阵系统”,利用专家讲座、互联网、电子屏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地震灾害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救助能力。
    4.配合中科院做好抗震救灾遥测工作。向中科院抗震救灾遥测工作组提供工作站、磁盘阵列等7万余元设备和部分生活用品,协调市地理信息中心利用其网络系统为中科院遥测飞行服务,及时传送部分紧急的高质量遥测影像数据;为市政府抗震救灾提供开敞空间布置、应急指挥、决策服务等地理信息支持。
(重庆市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