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成都紧抓灾后重建需求 力图促进经济发展
日期: 2008年05月29日 10:30       来源:成都市科技局
【字号: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省、市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当前,成都市在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灾后重建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为充分依托顾问专家智力资源优势,对灾后重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提措施。5月22日,成都市科技顾问团办公室约请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教授、西南财大赵国良教授、省社科院对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盛毅研究员、西南财大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罗珉教授等数十位成都市科技顾问团特聘顾问参加研讨会,就“灾后产业结构优化与工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专家们认为:

    第一,对这次灾害给成都工业造成的后果及长远影响,要有全面调查,基本统计评估。评估指标应全面系统,不仅包括GDP等硬指标方面,还应包括灾害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和对招商引资、投资环境的影响等。

    第二,灾害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要利用这次机会对成都的工业空间布局进行新的调整,认真研究、调查,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灾害地区工业布局调查要同市、区县城市调查重建战略结合,同小城镇调查重建结合。对一些重大工业项目要认真研究,务求完全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第三,成都要下决心走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道路、以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为主的道路、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道路,并据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高度重视在城乡统筹新体制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第四,抓工业一定要和服务业、农业配套发展,要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放大效应。

    第五,在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要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引导同类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并打造几个品牌带动整个集群发展。现在世界上工业发展趋势也是工厂模块化,个体不一定大,关键是聚集效应。要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管理,尤其要解决好产业集群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做好服务工作。

    第六,灾后集聚着巨大的生产性需求与消费性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是“重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重建中继续加快发展的需求。要分产业来规划成都工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电力、能源、建筑材料、建工机械以及医药农副产品等。抓紧灾后重建的需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发展。
(成都市科技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