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心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组织专家编写《抗震救灾公共卫生技术手册》
日期:
2008年05月25日 15:14
来源:科技部
在获知第一批清单后,生物中心于当晚连夜组织专家对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实用技术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主要是针对地震以后可能发生的急性和突发疾病,提出防疫的技术和相应对策。针对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共30种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救灾人员及灾区民众共同采用的防御措施,要做到“灭蝇灭鼠抗感染,净水洁手防虫咬,皮肤破损涂碘伏,头疼发热早问医”,并将对灾后疫病情况不断提出新的疾病防御办法和措施。
科技部还将根据灾情进一步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实用技术的清单,切实依靠科技促进抗震救灾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汶川地震做出的有关指示精神和重要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科技部党组在获悉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第一时间紧急召开会议,要求根据灾区的科技需求,提出科技救灾的实用技术、实用产品和相关人才清单。同时,科技部还公布了针对49个震后防治疫病常见问题的《震后防病知识问答》。
在获知第一批清单后,生物中心于当晚连夜组织专家对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实用技术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主要是针对地震以后可能发生的急性和突发疾病,提出防疫的技术和相应对策。针对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共30种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救灾人员及灾区民众共同采用的防御措施,要做到“灭蝇灭鼠抗感染,净水洁手防虫咬,皮肤破损涂碘伏,头疼发热早问医”,并将对灾后疫病情况不断提出新的疾病防御办法和措施。
科技部还将根据灾情进一步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实用技术的清单,切实依靠科技促进抗震救灾工作。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