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至2003年,湖南省共获得创新基金支持项目140项,资助金额9693万元,78.6%的项目集中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三大技术领域,83.7%的项目集中在沿京广线的“潇湘火炬带”,带动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全面规划 统筹兼顾
为了充分发挥创新基金的作用,湖南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把创新基金工作纳入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并予以高度重视。在编制“十五”计划和部署年度科技工作时,均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
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均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省科技厅各项工作也相互配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的安排,科研院所的转制,高新技术项目、产品、企业的评审认定,以及科技攻关计划的安排,均对一批中小企业给予重点考虑,形成了共同扶持、配套服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局面,为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条件。
同时,湖南省科技厅还加强了对创新基金的配套支持,将省政府设立的全省高科技产业引导资金(每年3亿元)和攻关计划等有关资金配套安排。据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省各级政府用于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配套资金达1.1亿元,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湖南省严格按照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管理,严把项目的立项关和监理关。对于申报的项目,在审核其立项条件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产业特色,突出重点,并着重对项目的创新性、知识产权状况、技术经济指标的可实现性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和核实,帮助企业认真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和材料的申报工作,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对于已立项的项目,则重点抓好项目的监理工作,加强创新基金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另外,通过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促进科技计划成果转化
随着国家863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湖南省产生了一大批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往往是缺少必要的资金,因而,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成果项目很自然地成为了湖南创新基金项目推荐的重点。
据统计,湖南省申请的524个项目中被列为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成果的共有320项,占到了申请数的61.07%,在已立项的140个项目中被列为国家(省)重点科技计划成果的共有80项,占到了申请数的57.14%。
在创新基金的重点支持下,湖南省许多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都顺利地实现了产业化。
由湖南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采用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生产精密不锈钢、铁基合金、高比重合金异型零件”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成果项目。该技术属国内首创,可一次成型生产出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制造的异型零件,具有精密度高、尺寸一致性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军工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创新基金资助的影响下,该项目得到了上市公司——湖南益鑫泰股份有限公司的参股投资,使该项目迅速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所生产出手机振子、治疗牙颌畸形的正畸材料等很快打入了国内市场,受到用户的好评。
增强中小企业筹融资能力
创新基金的资助不仅有效地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所面临的资金压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筹融资能力,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长沙深湘通用机器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型粉磨设备的民营企业,其自主开发研制的新型柱磨机在水泥、矿山、化工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但是,由于该企业资金匮乏,融资问题一直难于解决。
1999年,该项目获得创新基金60万元无偿资助后,引起了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主动派人到企业考察和征求意见,并明确表态:对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将给予大力支持。2001年,已落实项目资金贷款600万元。
此外该项目还得到了湖南省高科技产业化引导资金200万元的贷款支持。由于创新基金的支持,使企业的筹融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使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产品迅速形成规模生产。
激发科技人员创业热潮
为了吸引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提高项目的质量,创新基金在审批立项过程中,对由高素质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的企业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这为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和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湖南省已立项的140个项目中,由硕士学位以上的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的企业约占35%。如创新基金支持的长沙业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业翔领办的企业,他们开发的“现场总线型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及其在有色冶金工业窑炉的应用”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在我国长城铝厂、青海铝厂等多家单位得到了应用。
该项目得到创新基金支持后,公司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产品迅速占领了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该项目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40万元,净利润288万元,上缴税收43万元,企业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