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河南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辉煌历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向科学进军(1949-1965年)。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全省科技战线从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出发,以解决工农业生产中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重点,主要是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生产实用技术,同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农业方面,实行科学种田,实验改良农作物品种,研究、提高、推广农作物栽培、肥料制造、牲畜饲养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工业方面,加强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围绕开发工业新产品、增加新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和中间试验。
    (二)逆境中发展(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河南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全省科技人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忍辱负重,报效祖国,做出了积极贡献。农业上抓了“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技网的建设,大力进行科学实验;工业上围绕生产中关键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活动,并开展了群众性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三)科学的春天(1978-1994年)。1978年,全省科学大会在郑州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讨论制订《1978-1985年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85年,河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制定了“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的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奔赴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贡献。
    (四)科教兴豫(1995-2005年)。1995年,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郑州召开。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决定》,确立了科技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省科技发展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加强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重点,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五)创新型河南建设(2006-2009年)。2006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会议确立了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思路。会后,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省政府颁布了《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次会议之后,全省掀起了自主创新的高潮,创新资源明显增加,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ICP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