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吉林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科技成就

    吉林省在全国算是科技大省—全省有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9个。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2008年,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吉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第13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吉林排在第11位,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300人,居全国第9位。2008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3%左右。
    在吉林省的科技史上,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第一块合成橡胶;第一台显微镜;第一锅光学玻璃;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国产东风牌汽车和红旗轿车;第一代铁路客车和地铁电动客车;第一批分离稀土元素;第一台高分辨核磁波谱仪……

  

东风轿车就是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于1958年5月12日         解放牌汽车      

 

长春光机所熔炼了中国第一锅光学玻璃      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60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谋划科技工作,扶持科技发展,促进科技振兴。早在1988年,省委就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吉林”的发展理念。1995年,省委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省委七届二次全会进一步把实施“科教兴省”,作为指导吉林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之一。2008年,大幅度调整科技计划,形成了科技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引导、科技条件与平台建设4个发展计划。实施了与扩内需、保增长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实施了汽车关键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等7个重大科技专项;开展了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千户企业科技行动;启动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启动实施了“双十双百工程”,在今年初加大了科技投入,对10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总投资达到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同时,吉林省还积极与科技部联系,签订了《科技部、吉林省政府部省会商工作制度议定书》。不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大院名校的全面合作。积极开展与俄罗斯、乌克兰、欧美、日韩等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相继建设了中俄科技园、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组织承办由中、日、韩、俄、蒙等5国参加的东北亚产业技术论坛。
    随着科技创新与进步,科技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在光学、应用化学、固体物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现代中药、生态环保以及清洁汽车研究等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和竞争实力,有的处于前沿地位。

    一汽集团与吉林大学联合,成功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客车、轿车产品,形成了从整车设计到关键制造技术和综合测试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红旗牌混合动力轿车”排放指标已达欧Ⅲ标准。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铝合金设计、制造、试验等关键技术,完成了相关性能试验和铝合金车体的关键部件国产化试制工作,首列200km/h国产化动车组已于2007年4月在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中投入运行。由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所研究开发的“无铝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在国内首次采用无铝量子阱新结构材料体系,使激光器寿命在国内首次突破1万小时,瓦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6项主要性能指标均居国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希达公司研制的高清晰度、高均匀度全彩色LED显示器样机,在2007年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主会场长春五环体育馆中应用;开发完成的继承三合一显示屏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新材料领域初步形成了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光电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纳米材料等产业化基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制的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已获美国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2项,建立了千吨级生产线,研制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
    依托科技优势,我省又形成了一批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增长点。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第二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现已组建了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化学、中药药理、组合化学、中药质量检测等5个研究室,启动了人参等13个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确定吉林敖东、长春华康、通化东宝等11户企业为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真正成为我国的北药基地。
    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大省,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我省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春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取得了重大进展,超高产田平均亩产1164.55公斤,创造了我国春玉米产量的最新纪录。由省农科院主持完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吉粳88号,是东北地区第一个首创高产的超级稻品种。省农科院的科技专家孙寰,在世界上第一个育成了大豆杂交种,显现了吉林人非凡的智慧。

“吉粳88号”超级稻研究推广获重大进展引起国内各界关注,千亩连片生产亩产达752公斤

世界第一个杂交大豆育成者孙寰教授在指导技术人员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ICP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