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政策法规建设:科技法规和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先后制定了《江西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江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江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4部地方性科技法规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属独立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等20余个科技政策性文件,为加速我省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营造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目前,已有江西省稀土研究所、江西省钢铁研究所、江西省电子研究所等3家开发类科研院所转为了企业或进入了企业集团,22所省属科研院所创办了34家科技型实体(企业);江西省稀土所、江西省科学院、江西省林科院等8家院所建立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南昌矿山机械研究所、江西省机械科研所、江西省饲料研究所、江西省医学科研所等科研院所改革了管理体制进入了高校;赣州市6家科研机构和2家企业成功整合组建成赣南科学院。 科技奖励:全省科技奖励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和提高,先后制订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1987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正式设置了《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987年10月,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又相应制订了《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1987年4月,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制订并试行了《江西省星火奖励实施细则》,设置了“江西省星火奖”。 2000年12月,省政府发布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制定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章程》、《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规则》等重要文件,为我省科技奖励工作打开新局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06年8月,江西省政府修订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加大了奖励的力度,科技奖励经费由原来的2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获奖项目奖金翻番。 自六十年代以来,江西省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共181项。共评出省级科技奖3530项。科技奖励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促进了我省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科技产业化进程。 科学技术普及: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体系和机制日臻完善,科普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科普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科普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社会公众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加快江西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全省共有科普专职人员5262人,兼职人员55712人;科普场馆总数87个;国家级科普(技)教育基地37个,省级科普(技)教育基地79个;科普图书出版种数186种;科普期刊出版种数155册;科普(技)音像制品出版种数106种;科普网站个数73个;科普(技)讲座举办次数24505次,参加人数3864843人;科普(技)展览专题展览次数8744次,参加人数3817996人次;科普(技)竞赛举办次数1361次,参加人数777962人次;科普国际交流举办次数78次,参加人数5346人次;科技活动周科普专题活动次数3349次,参加人数2410883人次;大学、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单位84个,参加人数39869人次;重大科普活动次数1708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