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过60年建设、积累和发展,特别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辽宁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科技进步总体水平跃居全国第6位。 1.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总体素质显著提高。据统计,到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达到71.5万人,是1979年的2倍。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8.9万人,居全国第9位,是1987年的1.48倍,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8.9万人,所占比重为71.4%,比1990年增长16.0%。R&D活动人员为7.7万人/年,居全国第8位,是1995年的1.83倍。拥有两院院士51人,居全国第4位。 2.科技基础平台日益健全,形成了专业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研发体系。到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科技机构1348个,是1979年的2.59倍,居全国第9位。全省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3个,涵盖了物理、化学、力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类。到2008年,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分别发展到153个和317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3.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初步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到2008年,辽宁已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4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形成了省、市、县(区)三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建立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14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孵化面积302.7万平方米。软件测试、IC装备、动漫设计等各类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达到24个。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初具规模,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开放运行。 4.初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60年来,辽宁科技投入总量快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投入来源日趋社会化、多元化。近年来,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主体。2007年,全省科技经费筹集额达到287.3亿元,总量居全国第8位,其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事业单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国外资金分别占23.1%、70.4%、1.5%、3.2%和0.5%。 5.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质量与效益持续提升。60年来,辽宁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2万多项。仅“十五”以来就取得省级以上成果3300多项,其中1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008年,实施了400个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项目,新增效益314亿元,实现利税55亿元,节约额37.3亿元;农业项目推广面积4132万亩,增产32亿公斤,增收60亿元。全省技术市场交易额达100亿元,增长7.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