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发体系 推动中药事业发展
日期:
2009年09月16日 20:02
来源:科技部
本次论坛将围绕“中药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展开研讨,旨在拓宽研发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交流合作,加快新药开发与成果转化,推动我省中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素有“秦地无闲草”的美称,被誉为“天然药库”、是我国颇具影响力的 “中药材之乡”。全省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等共计4700多味,其中植物药3291味,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在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统一布置的364个重点品种中,陕西有283种,占77.6%。优质地产药材32种,大宗药材超过了400味。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建设了1个国家生物医药孵化基地,12个省级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中药产业的发展。2005年,陕西省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2007年起,陕西省 “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中设立“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同年发布了《陕西省中药科技发展规划(2007—2010)》,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药科研开发及产业化的扶持力度。2002年至今,省科技厅累计投入中药领域的科研资金约8000万元。目前,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体系、创新药物研发体系、生产加工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使陕西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中药产业体系。
2008年起,国家先后启动了二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为中药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中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张炜表示,省科技厅将加大对中药现代化工作的支持力度,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专家指导,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模式,推动中药产业生产集约化、技术高新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支撑服务体系化、市场拓展多元化。整合全省平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中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科技服务氛围。他希望,陕西中医药界能抓住机遇,创新思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中药研究水平,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我省中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省科技厅)
——陕西中药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本次论坛将围绕“中药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展开研讨,旨在拓宽研发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交流合作,加快新药开发与成果转化,推动我省中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素有“秦地无闲草”的美称,被誉为“天然药库”、是我国颇具影响力的 “中药材之乡”。全省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等共计4700多味,其中植物药3291味,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在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统一布置的364个重点品种中,陕西有283种,占77.6%。优质地产药材32种,大宗药材超过了400味。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建设了1个国家生物医药孵化基地,12个省级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中药产业的发展。2005年,陕西省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2007年起,陕西省 “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中设立“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同年发布了《陕西省中药科技发展规划(2007—2010)》,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药科研开发及产业化的扶持力度。2002年至今,省科技厅累计投入中药领域的科研资金约8000万元。目前,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体系、创新药物研发体系、生产加工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使陕西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中药产业体系。
2008年起,国家先后启动了二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为中药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中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张炜表示,省科技厅将加大对中药现代化工作的支持力度,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专家指导,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模式,推动中药产业生产集约化、技术高新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支撑服务体系化、市场拓展多元化。整合全省平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中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科技服务氛围。他希望,陕西中医药界能抓住机遇,创新思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中药研究水平,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我省中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省科技厅)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