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陕西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1.“一线两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陕西省高新区经济初具规模,以西安高新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五个高科技园区之一,经过连续十几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已经形成基于高新技术应用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四大主导产业。软件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服务外包业态聚集效应初显。宝鸡高新区形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其中稀贵金属新材料冶炼、压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控机床、程控纺织机械、高压真空开关设备等制造技术国内领先。杨凌示范区以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为先导,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环保农资、绿色食品、涉农服务业为特色的新兴产业格局。咸阳高新区初步形成橡胶制品加工、医药保健两大产业集群,以及多元化特色农村经济。渭南高新区的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西安交大等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以及西安软件园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取得较快发展。据统计,2007年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内五个高新区实现总收入2263亿元,总产值1805亿元,工业增加值610亿元,各项指标同比增长均达到2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过亿元的210家,上10亿元的突破100家。积极推动关中星火产业带建设,组织实施星火项目6000余项,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34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1个,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特色畜牧业、优质果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2.以改革促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开发类科研院所已经转制为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院所科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7年全省民口独立科研院所综合收入60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科技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注册企业1250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00多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增加就业岗位近10万个。技术市场健康发展,到2007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4941项,成交总额31.2亿元。
    3.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1989年陕北老区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科技扶贫重点地区以来,省科技主管部门即设立了陕北科技扶贫专项,坚持抓科技示范,树立典型样板,选派专家深入扶贫第一线,促进了陕北老区从烟、果、羊、薯到枣、杏、梨、菜八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2000年3月,针对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实施了陕西省中药现代化科技行动计划,进而在科技创新专项中增加了陕南突破发展科技专项,取得了一批研发成果,为陕南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强市县科技工作。从2005年起,联合省委组织部开展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市县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科技三项费大幅增长,市县科技工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自2005年起,先后建设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科学数据共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等四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同年12月,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之后相继成立了陕西电子、农产品、能源化工技术研究院。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各类企业孵化器等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得到较快发展。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建立农技“110”为农服务通道,开展新农村科技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工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科普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2000年颁布了《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在全省范围广泛开展了“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性科普活动,认定和发展了32个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6年成功举办了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科技列车陕北行”大型科技活动。
    4.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一是通过稳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积极寻求国家科技部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等多种方式,保障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近年来我省平均每年争取国家部委科技经费超过10亿元,其中科技部项目资助3.5亿元。二是注重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培养人才、锻炼队伍,通过支持科技园区和科技创业项目,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切实落实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加速科技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加强与在陕“两院”院士的联系与沟通,为科技人才提供跟踪服务。三是扩大对内对外科技交流。1985年9月11日,由省科技厅承办的“陕西省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在西安成功举办;1994年10月,科技部和省政府联合举办“首届中国杨凌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之后每年一届连续举办至今,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省科技厅审批出访团组1200批次,出访人数30000人次;邀请国外专家来访600批次,来访人数6000人次;先后与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有力地提升了科技工作的对外开放水平。四是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业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科技奖励、科学普及、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技计划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基本构建了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ICP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