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 科技平台标准 > 国家标准简介
【字体:
《科普资源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介
日期:2014年07月03日      来源:科技部

  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132796-T-306
  标准项目名称:科普资源分类与代码
  标准项目英文名称:Classification and code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普研究所、山东省科学技术馆等
  计划完成时间:2013-2015年
  目的和意义:科普资源的标准化是科技平台标准化在科普这一具体领域内的体现。科普资源也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党的十八大强调以人为本,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是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我国要建设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科普法》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科普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年)》中,对“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科普资源的分类与编码是科普资源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通过分类可方便地对科普资源进行管理、检索和标识,是科普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但是目前科普资源分类并没有系统化,分类标准也不尽一致,因此急需制定科普资源的分类与代码标准。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该标准规定了对科普领域信息资源的分类与编码的方法原则,以保证科普资源的分类、标识、统计、组织、存储及交换的一致性。该标准适用于科普资源的分类,归档和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该标准包括:科普资源分类原则、科普资源分类方法、科普资源分类代码表。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