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关于科技管理和项目立项的议案”的回复
日期: 2008年03月03日 08:52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国科发提字〔2007〕601号

 

对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科技界联组会议王长德委员发言的答复

 

王长德委员:

您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科技界联组会议上提出了回复关于科技管理和项目立项等建议,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机制,遴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充分发挥不同年龄结构专家的作用,促进老中青结合,是科技部一直重点推动的工作。

一、关于科学体系与管理体系问题

为加快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我国竞争力,国务院从2003年6月开始,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力量,在深入进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未来十五年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科技计划体系围绕《规划纲要》做了重要调整。各项计划的安排落实紧紧扣住自主创新这个主题,按照任务要求明确计划定位。重大专项突出了“重点跨越”,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着力于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支撑计划主要发挥“支撑发展”作用,侧重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民口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863计划和973计划主要体现“引领未来”。863计划侧重落实《规划纲要》前沿技术领域中的任务,通过专题的安排,加强对前沿技术的探索研究,突破一批前沿核心技术,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前沿技术的集成和创新,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引领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973计划主要落实《规划纲要》中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任务及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着重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主要落实《规划纲要》中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任务,着重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条件支撑。政策引导类计划以营造环境和创新机制为核心,主要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境建设等任务。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体系和计划之间的界面比较清晰,相关任务按照科技项目的特点在相应计划中进行部署和安排。

二、关于重大项目及时立项问题

“十一五”科技计划特别强调加强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结合,为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十一五”期间,为更好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民口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相关任务,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任务是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其组织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与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的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06年,在支撑计划首批启动并已批复实施的项目中,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作为牵头组织部门,承担了“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国拨经费4780万元;此外,由科技部牵头组织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区生态恢复整治技术研究”(国拨经费2795万元),也安排“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开发”及“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生态恢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开发”等相关课题。目前,项目组织单位与各课题承担单位已签订课题任务书。

三、关于专家年龄的问题

为使中青年科学家迅速成长、担当重任,培养科技帅才,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注重充分发挥不同年龄层次专家的作用,注重老中青的结合。973计划鼓励学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成绩突出、在科学研究第一线工作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要求项目首席科学家立项当年一般不超过60岁。同时,考虑到老专家的学术水平、组织管理经验和在科技界的威望,如确实需要,也允许年龄超过60岁的专家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并没有实行一刀切。对课题负责人和参加人员,973计划没有年龄要求。

863计划对课题申请者提出一定的年龄要求是根据计划的性质、宗旨及其项目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在一定时期内科技队伍的结构状况,以及国家对于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有关规定而综合确定和提出的。863计划是我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长期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其根本的宗旨就是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造就和凝聚一支高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我国高技术研发水平,增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因此,1986年中央转发的863计划纲要中提出要依靠和发挥中青年专家的作用,要求在863计划的组织实施中要特别重视年轻一代科技人员的培养,注意发现和起用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并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使这支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为了落实中央精神,1992年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承担863计划任务的主要研究人员,年龄一般应在55岁以下,45岁以下的应占半数以上”。2001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中青年专家的骨干作用,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为了发挥年龄在55岁以上、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能力强的专家的作用,“十一五”863计划在继续执行对课题负责人的年龄的有关规定的同时,在课题申请指南中已经明确指出,对综合性较强的重大课题,课题负责人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另外,对于课题组成员仍然没有年龄限制,超过55岁的专家仍然可以参加。

感谢您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科学技术部

二OO七年九月十七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