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效强化化学氧化/还原协同修复技术”项目启动
日期: 2019年02月02日 09:47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9年1月25日,南开大学牵头承担的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效强化化学氧化/还原协同修复技术”项目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召开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利中等三位专项总体专家组跟踪专家及其它6位同行专家,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南开大学科技处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关人员、项目负责人、各课题负责人及部分学术骨干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专项主管首先介绍了“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集中启动会的情况,并传达了近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若干重要文件精神,对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出总体要求,要求项目牵头单位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对项目参与单位的监督与协调;项目组要提高责任意识,注重技术创新性、明确研发增量和技术的实用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咨询专家的作用,为推进场地有机污染修复技术进步、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实质性贡献。
  项目负责人孙红文教授对项目整体设计思路及组织管理进行了汇报,各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的先进性、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时间进度安排及内部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并对项目的实施组织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和意见。随后,项目组召开了第一次内部会议,集中学习了相关管理制度,充分分析了专家组的意见,明确了各课题间的有效衔接。项目组将围绕着场地修复技术的需求和短板,以建立高效、绿色、协同修复技术为核心,在新材料合成与集成技术开发上寻求突破,形成创新链。
  该项目由南开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公司、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公司和天津环科立嘉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组成的优势研究团队共同承担。项目针对我国农药、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典型化工行业场地中历史遗留污染物修复材料、技术与装备现场适应性差、耗能高、智能化程度不高和修复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合成高传质、高效能、长效性的氧化/还原及强化修复新材料,开发氧化/还原及其耦合修复技术,构建高效原位物理强化—化学氧化/还原协同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并进行现场示范验证,形成可推广的修复治理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