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发送]  [关闭窗口]     

辽宁省科技大会作出全面部署 让科技创新引领辽宁全面振兴



    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全面振兴。这是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辽宁省科学技术大会发出的最强音。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出席大会并讲话。

  作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实际步骤,此次会议强调,当前,辽宁正处于加快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要把辽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必须立足于科技进步,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在会上宣布:到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50%;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全社会研究开发(R&D)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年均增长10%。经过努力,基本实现建设创新型辽宁的目标,将辽宁建设成为富有活力的创新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在大会报告中强调,面对国内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品推陈出新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必须在推进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进入以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新阶段。要在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推进整体创新能力,建设以技术先进为重要标志的新型产业基地。要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突出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步伐,使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数量比重和质量效益跃居全国前列,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要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与医药、电子与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充分显现科技创新在辽宁振兴中的强大动力作用。

  为此,会议强调,要抓住制约辽宁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尽快取得明显成效,使科技创新成为推进辽宁振兴的新的爆发力。

  一是要在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要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高技术产业等领域,选择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使之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是要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省以下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一律转为科技型企业。采取股份制多种形式推进改革,使绝大多数的科研机构转制为面向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切实搞好科研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使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取得应有的丰厚报酬。充分发挥市场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省市两级相衔接统一的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努力抓好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等各类孵化器建设,营造创新活跃、转化顺畅、创业便捷的良好环境。

  三是要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通过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两大支柱产业。抓好工业领域科技创新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对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根据长期发展需要,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

  会议透露,辽宁省将出台相关决定和政策,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将成立全省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形成全省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科技工作推进体系;要把科技进步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点,加快建立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培养和凝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专家队伍,造就一大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骨干人才和各类科技人才,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来辽宁创业。

(科技日报)


相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发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