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发送]  [关闭窗口]     

为建设创新型安徽夯实基础(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郭金龙)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郭金龙

   立足科教资源优势,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传统,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坚持“双轮驱动”,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科教资源优势,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传统,强化企业主体,构筑创新载体,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把着力点放在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上,努力建设创新型安徽,推进跨越式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把科技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我们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牢牢把握重点产业竞争技术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攻克一批技术难题,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品牌,带动一批产业发展。始终把科技园区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合肥高新区、芜湖高新区、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安庆民营科技园区等科技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随着这些园区和基地的发展,“十一五”末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是“九五”末的3.3倍。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为建设创新型安徽夯实发展基础。我们围绕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领域,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企业,集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15个国家级、23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一批创新型企业发展迅速,异军突起,成为自主创新的典型。奇瑞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轿车和第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丰原集团运用“玉米粉直接发酵生产柠檬酸”专利技术,有机酸、氨基酸、酒精、酵母等系列产品生产能力位居国内第一。科大讯飞公司研发的智能语音合成核心技术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

  坚持“双轮驱动”,为建设创新型安徽注入新的动力。我们十分注重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以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全省区域创新体系,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改革方向,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各种所有制单位以及科技人员建立多层次的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建设技术市场、产权交易、信息咨询、技术经纪、成果交易、科技评估、风险投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规范科技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各类中介机构健康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与资本对接会”,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营造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安徽提供必要保障。我们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针对创新链的不同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逐步建立包括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激励、公共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政策支撑体系。

    (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发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