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振兴工程科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日期: 2003年01月09日 14:4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我国尚属于工业化起步阶段,但又具有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某些特征。当前我国工业增长速度虽很快,但是人均 GDP低,经济效益低;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第二产业比重虽已达50%,但是相应的市场服务体系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迟缓,城市化水平低。因此,在生产力提升和社会发展中,工业化仍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1月6日开幕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所做报告中阐述的。报告的题目是《大力振兴工程科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徐匡迪首先解释了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相对传统工业化而言,新就新在,总揽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全局,密切结合中国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其中工程科技起着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徐匡迪回顾了20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指出在人类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落后了,究其实质,是我们已经被世界新崛起的以工程科技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远远抛在了后面。

  徐匡迪认为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载体,也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他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发展虚拟经济要为促进实体经济服务,并防止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而形成“泡沫”。第二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关系。我国庞大的传统工业,相当一部分已具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我们应当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挥更大作用。第三要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又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

  在报告中,徐匡迪还特别强调了在大力发展工程科技的同时,还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以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为例,指出我们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如果不是根据世界发展最新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是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重走高资源(能源)消耗的老路,就是有三个地球也不够我们消费。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三重压力。为此,一定要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和贡献。

(科技日报 1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