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海尔,自强创新又一年(海尔集团)
日期: 2004年03月04日 10:4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03年,是海尔集团创业19周年。19年来,海尔集团通过自己的努力,确立了在国际家电业的优势地位,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时代风采,锻造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
  2003年,又是海尔丰收的一年。2003年,通过创新性工作,积极整合资源,海尔集团在新产品开发、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信息同步开发平台促进新产品开发
  在新产品开发上,为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海尔集团进一步完善了从市场信息采集——产品企划——外观设计——模型制造——模具开发——到批量生产的信息同步开发平台,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在此平台的支持下,2003年,海尔集团共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406项,74项已通过鉴定,其中46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8项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产值率、高新技术产值率均达到了80%以上。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新产品开发保驾护航
  建立全新的专利管理平台,加强对专利的保护。2003年海尔集团申报专利682项,其中发明专利  85 项,发明专利使海尔核心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中国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关税壁垒必要减少,但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壁垒将会增加。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这些都将难以达到。海尔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的品牌经营模式,面对着国际家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从国际范围内的专利信息库中挖掘技术创新点,从而带动企业整体技术升级与出口,保证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由专利竞争转向标准竞争
  2003年海尔集团的又一重要突破是依靠在行业中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获准制定了四项国家标准,“电热水器的安装规范”、“便携式冷藏箱”、“超低温柜的性能及测试方法”、“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安全整体式厨房起居的特殊要求”。各项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海尔集团已经将企业间竞争由技术水平竞争、专利竞争转向标准上的竞争。此外, 2003年11月20日在法国结束的第68届国际电工委(ICE)大会上,海尔集团提出的防电墙技术提案获得大会的一致通过,受理审批程序也在顺利进行.这个提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家电企业开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国际竞争中开始争取主动权。同时“防电墙热水器”项目还获得了青岛市有史以来第一个技术发明奖。
  四、信息化工作全面展开
  2003年,海尔集团继续围绕定单信息流推进整体的信息化进程,目标是实现定单信息的准确性和零遗漏以及整个流程对定单信息的实时响应、对用户需求的快速满足。如推进发货和运货的信息化,提高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产品和备件实现数字化编码,提高服务反应速度和质量;通过实施制造业实时智能控制与分析系统(TOM)提高生产线运行速度和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等。根据中国信息化测评中心组织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海尔集团获得最佳CEO、 最佳CIO、最佳ERP应用奖等5项大奖。另外,制造业实时智能质量控制与分析系统研究及应用则获得“亚洲质量管理与创新大奖”。各项奖励的获得,标志着海尔集团的信息化工作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涉足新领域,开创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海尔集团承担了2项国家863攻关项目,其中,“废旧家电资源化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已顺利通过863专家组的验收。以该项目为依托,为打破国外的绿色技术壁垒,海尔集团公司从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整合相关资源,在研发本部建立了“废旧家电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适合中国国情和废旧家电处理技术和工艺,并协助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2003年9月,海尔“爱国者三号”芯片上市,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GPS导航仪”、“数字机顶盒”等高科技项目也已实现产业化。同时,海尔软件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软件已成为海尔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
  六、成立重点实验室,组建信息家电行业研发中心
  5月27日,经过2年时间的筹备,海尔集团 “青岛市网络家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正式成立。该实验室重点开展信息家电、数字技术、芯片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研究,以加强技术储备建设和共性技术研究力量,并力争在三年内制定中国的网络家电标准,抵御国外的技术入侵。目前,该实验室已在网络家电通信协议、基于新频段的家庭网络芯片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七、流程再造,促进海尔再攀高峰
  2003年,海尔取得了诸多的荣誉和成就,而驱动这一切的,是市场链流程再造,是流程的创新。2003年,是海尔集团实施流程再造五周年,也是海尔集团迈入流程再造的第二阶段,从“组织再造”到人的再造,从无边界企业到人人都是SBU。“经营自我,挑战自我”,把经营指标放到每个人的头上,发料经理、发货经理、质改经理…SBU模式一个个在经营中推进与完善,他促使每一个海尔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创新。
  2004年,海尔集团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大定单、大客户、大资源、大发展为目标,围绕低成本、高增值、高增长、高质保,通过经营SBU,整合全球资源,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新发展,再攀新高峰,做出新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