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洛阳高新区在科技部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贯彻全国和省、市科技大会精神,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己任,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高新区、效率高新区、效益高新区、和谐高新区”这一战略目标,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预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360亿元,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出口创汇3.5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3.4%、52.3%、18.2%、106%,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现将我区围绕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开展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保障自主创新活动开展
1.着力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政策平台。我们从洛阳高新区自身的特点出发,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环境建设。对进区企业实行了服务公示制度、首问负责制度、项目联席办公制度、项目推进服务制度、虚拟合作伙伴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评议机关制度,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优良条件。陆续出台了《洛阳高新区关于鼓励创新创业加快发展的若干规定》、《洛阳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优惠政策》、《洛阳高新区科技孵化器管理办法》等规定,洛阳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编制了硅产业、钛产业、轴承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为更好地扶持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强企业孵化器和服务平台建设。我区与名校合作兴办了清华科技园、交大科技园、华科大科技园等大学科技园,园区科研生产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我们通过充分发掘区内闲置厂房,扩大孵化基地,合作面积达8000平方米。创业中心全年引进孵化企业120家,毕业20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内新建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0余家;留学生创业园开工建设并引进了空气轴承和高精密光学仪器等高科技项目。我们结合洛阳制造业企业特点,构筑了模具网络化设计制造、中小型自动化产品制造等专业服务平台,完成了装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3.推行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我们积极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努力通过发挥企业优势,实现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积极配合开展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的申报工作,在全省11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我区企业已有2项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正式立项。我们大力支持河南中铝、北玻、中色科技和轴研科技等一批区内重点企业做大做强,2006年我区新增超1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家,超5亿元1家,超亿元4家。我们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步伐,与东海证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组织企业接受上市培训,已确定第一批股改企业38家,其中高科钨钼等12家已进入股份制改造程序,另推荐了14家企业进入河南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4.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为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证。我们通过设立1000万元的区创新基金,对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支持。2006年对区内20家企业的20个创新项目提供了支持,并通过区创新基金对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21个项目给予了705万元的配套支持。我们积极引导并推动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全年争取各类科技资金达3565万元,比2005年增长85.7%。
5.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兴贸工程。我们设立了区知识产权保护资金,并对2005年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进行了奖励。全年区内企业共申报专利242项,比2005年增长78%。由于我区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我区知识产权兴贸基地称号。
二、推动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高高新区的整体研发能力
1.积极推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我们针对高新区拥有大量新建企业的特点,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动成立研发中心,推动企业不断完善研发中心设备,创造条件努力创建市级、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目前区内已有市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30个,在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中高新区占了全市的71%。
2.扶持和关注研发中心型企业的发展。随着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协作的增加,区内涌现出一批民营研发中心型企业。其特点是科技人员创办,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能力强,生产大部分外协。这些研发中心型企业的建立与其他加工企业形成了优势互补,避免了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提供了有效的资源补充。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一大批研发中心型企业迅速成长,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
3.积极探索吸引区外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进区。原驻洛部属科研院所是洛阳科技力量的主体,我们积极吸引他们以多种方式进区,以提高区域优势科技资源向产业转化的效率,目前全部12家原部属驻洛科研院所中有11家在高新区建立了研发中心或产业化基地。此外,中硅高科公司的硅材料技术中心、普莱柯公司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已开工建设,疋姆泰可公司投资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卡博陶粒(中国)公司的技术中心、天瑞集团铸造研发中心等项目已落户高新区。这些科研机构及研发中心的进驻,大大提升了我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围绕建设特色高新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大项目
根据洛阳的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围绕建设特色高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我们确立了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框架,即“建设国内最大最有影响的硅材料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国内最有影响的钛材料研究中心和加工基地,建设国内最有特色的高端精密轴承的研发中心和加工基地,建设先进制造业的研发中心和整机加工、整套设备加工基地”。我们把招商的重点放在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对我区未来产业聚集、经济发展及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的项目上,同国际、国内发达地区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承接和交流,全力推进龙头型、旗舰型大项目的落实。2006年我区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比去年增长181%,实际利用外资比去年增长48%。
四、围绕创新加强服务工作
我区专门成立了项目服务局,从软环境建设入手,围绕创新活动和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保姆式”服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服务和例会制度,实行重点建设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速度。
面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风起云涌的竞争局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从尝试技术创新,推广技术创新管理方法,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到建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探索,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把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