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努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日期: 2007年01月30日 11:5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去年以来,西安高新区认真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高新区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和“五个转变”的发展要求,自觉肩负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历史使命,不断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在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型产业、聚集创新资源、建设创新集群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培育自主创新主体,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增强

西安高新区扎扎实实地夯实市场机制、一流人才、创新平台等三大自主创新基础,不断强化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计划”、“‘515’龙头企业扶持计划”、“瞪羚企业培育计划”等六大计划,设立总额达10亿元的“自主创新基金”,全力打造“中国创新基地”。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设立总额20亿元的专项贷款,建立了“国家全球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西部创业中心”,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寻求发展的“海归”学子搭建创业舞台,全力支持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自主创新产品的孵化和产业化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体系的建设。全年新增留学人员创业企业31家,累计达到446家;新引进院士12名,使参与西安高新区创新创业的院士累计达到33名。新建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专业孵化器4个,建成投运基因工程共享实验室、脂质体药物技术研发中心等5个共享技术平台。全年新增孵化企业150家,孵化毕业企业80家。2006年,中国第4个国际通信端口成功落户,2155M数据专线从西安软件园接至中国电信国际出口局,西安高新区的通讯条件达到了全国最好水平。

制定了鼓励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促进融资担保等15项优惠政策,从各个层面构建最适合创新活动发生的创新链条,从各个方面对自主创新活动给予引导扶持。区内企业全年获得各类科技计划立项近400项,其中国家级计划180多项;累计获得扶持资金近4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区内企业创出国际标准2项,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30多项西安高新区还被正式授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兴贸工程试点基地”。

引导园区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2006年,西安高新区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了4.2%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6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69家。西安华讯微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S芯片组,填补了我国在卫星导航芯片领域的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强化创新集群建设,大力发展新型业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西安高新区大力实施外部资本化战略和自主创新特色引擎战略,强化创新集群建设,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据快报统计,全区营业收入达到1355.9亿元,同比增长30.13%;实现工业总产值870.43亿元,同比增长31%;企业实现总税收85.97亿元。

2006年,西安高新区新增工商注册企业741户,累计注册企业达到8681户。全区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18家,比上年增加5家;过亿元企业达到150家,比上年增加12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累计达到40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环保与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66亿元,占西安高新区全部营业收入的86%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了从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西安正在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第四极。以西安软件园为主要载体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37%西安成为全国首批5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应对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取得新的突破。成功举办了“中国西安首届手机电影年度盛典”,全年引进各类创意企业63家。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西安高新区荣获“中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称号。2006年,华夏人寿保险公司落户西安高新区,成为第一个将总部设在西部的全国性金融机构,西安高新区的区域总部地位正在彰显。

 

三、聚集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合作,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西安高新区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轮驱动”,不断提高面向国内外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与韩国釜山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韩国、美国、日本等地成功地进行了招商推介;设立了首个海外办事处——驻美国硅谷办事处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3家,累计达到797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投资2.55亿美元设立全球开发中心,刷新了美光公司投资西安高新区的陕西省外资工业项目的记录。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的特高压大功率6英寸晶闸管制造项目、引信产品中国第一的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研发与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9亿元的“3G”产业基地项目等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都在2006年入区建设。人才高地建设继续推进,人才聚集效益进一步显现。全区累计引进高端人才800多名,新增从业人员近5万人。

2006年,西安高新区按照建设创新型西安、创新型陕西的要求,自觉地融入全市、全省科技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积极推动了与陕南生物医药基地、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及关中“一线两带”五个高新区的区域合作,加大了与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建立了无线通讯、生物医药等2个产业联盟,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产、学、研、官、资、介相结合,覆盖全市、全省的科技创新网络,科技创新的龙头带动和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现。

西安高新区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战略目标,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努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