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软件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科技部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加强软件科技创新的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我国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研究。要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突出软件在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要制订软件产业技术路线图,指导软件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推动产业的升级。二是发挥市场资源优势,面向重大行业应用,推动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市场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也是我国发展软件产业的根本优势。要在继续推动制造业、农业等重点行业信息化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对发展战略行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现代服务业软件创新。要重视和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商业模式创新在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形成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软件与服务企业。要加强出口渠道建设,倡导建立以大型软件企业为核心的软件企业联盟,向软件设计与业务流程外包等产业链高端发展。三是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基础软件的开发,占领未来软件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软件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一项创新和突破往往能迅速改变整个行业的面貌。要以获取软件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协调运用公共科技投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重点研究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自组织网络与通信、虚拟现实及信息安全技术。四是推动管理创新,完善软件科技和产业化发展环境。要以协调落实《规划纲要》相关政策为契机,切实落实现有的促进软件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关注并认真研究软件科技创新的特点和产业链特征,不断提出解决软件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新对策。提高公共财政对软件企业发展的支持效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激励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支持软件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专项制度和政策,推动建立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软件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对软件企业的投资与并购活动;着力加强与各类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合作,研究探讨支持软件企业创新的专项措施;在有条件的国家高新区,以软件园为重点,推广“股权代办系统”试点工作,以此建设有利于软件产业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五是加强软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战略。人才资源是中国的最大优势,尤其是最可贵的资源。一方面要在技术/市场竞争中锻炼,另一方面,要在课程设计上进行调整,专门在各类培训基地中安排。积极参与国际争取人才的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的环境,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吸收全世界优秀人才参与软件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我国软件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拓展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特别要注重整体推进“项目+人才+基地”的合作形式,努力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高效集成。
着力加强软件科技创新工作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现阶段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特征,必须尽快转变以模仿、跟踪和应用产品开发为主的路线,实施“前沿突破,市场牵引,组织创新”的新战略。只有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推动我国在软件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充分发挥市场作为重大战略性资源对软件产业的牵引作用,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对现代软件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优化软件技术创新环境,提高软件产业组织水平,才能开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此次会议是由科技部倡导召开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科院、商务部和国家海关总署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全国各地方科技厅(委、局)、国家高新区、软件孵化基地和信息产业化基地的领导和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