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09年科技工作成效
日期:
2010年01月04日 08:51
来源:科技部
全年围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组织实施了重大项目49项、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发项目20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71 项、推广应用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关键共性技术34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60个,认定省自主创新产品44项,1~11月,专利授权量2495件,同比增长36.56%,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个项目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4个、云药之乡20个,遴选创新型试点企业27户;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13名、培育省级创新团队21个、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省技术创新人才97名。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重点产业竞争力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及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2009年,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专项,省科技计划安排项目333项,项目总投入141.2亿元,资助科技经费6.65亿元,年度科技经费2.037亿元。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工程,围绕烟草、有色金属新材料、磷化工和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组织实施69个产业化项目,总投入31亿元。
烟草产业在烟叶原料、特色工艺、减害降焦、烟草机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带动烟草机械、包装印刷和辅料业发展,促进烤烟型、混合型和低焦油卷烟的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烟草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和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加强了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使云南的有色金属由单一的原料型产品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方向发展。支撑磷化工和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2009年新立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安排科技经费1270万元,预计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5个,新增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1.7亿元。
引领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围绕大(重)型高精密数控机床、大型铁路养护机械、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自动化物流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新产品产业化开发,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延伸产业链为出发点,从整机研发、产业化能力提升、配套产品规模生产、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等方面系统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二、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努力支撑云南省由能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发展模式的转变,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程,推进节能示范项目的实施和先进节能示范工业企业建设,加快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钢铁、煤炭、建材、化工、有色等重点耗能行业中一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一些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或实现零排放。
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等产业发展,安排技术改造项目167项,总投资288亿元,安排财政贴息2亿元。围绕省政府确定的22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实施的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了重大科技项目23项,安排省科技经费6186万元,带动企业投入21.6亿元,拉动银行贷款30.2亿元,预计该批项目2011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18.8亿元、利税16.9亿元。
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大力推广余热回收、高压变频节电、煤层气发电等重点技术,研究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建立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加快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创新成果。2009年,实施了100项节能示范项目,节能200万吨标准煤。
三、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结合云南实际,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点发展先机,为形成替代性战略产业奠定了基础。
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光电子锗材料、太阳能级晶体硅材料、微电子封装材料、新型能源材料、车用新型催化剂、LED材料等生产制造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高效率太阳电池用锗单晶及晶片等一批全国领先的新产品实现了产业化。
新能源产业顺利起步,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光伏产业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了推广应用,在高纯硅提取、光伏电池及应用产品生产、并网发电技术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项目, 9个项目纳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全省在建风电装机近15万千瓦,石林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楚雄姚安秸秆发电示范项目等顺利推进。
光电子产业初具规模,全省光电子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红外及微光夜视、光电子信息材料、太阳能电池等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半导体照明、OLED等产业为补充的光电子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光电探测器、光学望远镜、红外热成像系统、微光夜视仪、特殊光学材料等光电子产品,已经占到全国同行业市场份额的80~90%,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自主创新产品开发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积极培育生物疫苗产业,在细菌结合疫苗关键技术领域国内领先。
四、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共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8家,每家补贴资金30万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04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翻番工程,安排省科技经费3837万元,重点扶持29项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新增投资21.1亿元。联合省商务厅,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
新遴选27家省级创新性试点企业,每户企业补助资金50万元,全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达91家,其中昆船集团、云白药集团、云锡集团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009年试点企业实现总产值833.5亿元、工业增加值513亿元。认定发布云南省自主创新产品,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积极给予被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20万元补助。联合省财政厅安排5000万元,组织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术创新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组织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50项,总投入3.97亿元。
五、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
加大开发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等6家很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使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科技项目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102个科技项目获贷款总额51亿元,年度到位22.4亿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工程,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32家,成功上市的每家企业补助250万元, 5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上市申请材料。云南省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共向4家企业投资6666万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快研发推广有利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新产品,2009年,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60个,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实施项目73项,总投入48.3亿元。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共展出各类发明项目1780多项,62项发明签订了转让合同和合作意向协议,成交或协议金额达12.8亿元。中国昆明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顺利举办,353家参展单位的1659个项目参展,共成交科技合作项目198项,成交总金额为91.6亿元。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云南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危机应对的成效逐步显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围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组织实施了重大项目49项、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发项目20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71 项、推广应用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关键共性技术34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60个,认定省自主创新产品44项,1~11月,专利授权量2495件,同比增长36.56%,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个项目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4个、云药之乡20个,遴选创新型试点企业27户;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13名、培育省级创新团队21个、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省技术创新人才97名。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重点产业竞争力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及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2009年,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专项,省科技计划安排项目333项,项目总投入141.2亿元,资助科技经费6.65亿元,年度科技经费2.037亿元。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工程,围绕烟草、有色金属新材料、磷化工和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组织实施69个产业化项目,总投入31亿元。
烟草产业在烟叶原料、特色工艺、减害降焦、烟草机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带动烟草机械、包装印刷和辅料业发展,促进烤烟型、混合型和低焦油卷烟的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烟草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和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加强了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使云南的有色金属由单一的原料型产品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方向发展。支撑磷化工和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2009年新立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安排科技经费1270万元,预计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5个,新增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1.7亿元。
引领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围绕大(重)型高精密数控机床、大型铁路养护机械、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自动化物流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新产品产业化开发,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延伸产业链为出发点,从整机研发、产业化能力提升、配套产品规模生产、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等方面系统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二、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努力支撑云南省由能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发展模式的转变,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程,推进节能示范项目的实施和先进节能示范工业企业建设,加快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钢铁、煤炭、建材、化工、有色等重点耗能行业中一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一些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或实现零排放。
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等产业发展,安排技术改造项目167项,总投资288亿元,安排财政贴息2亿元。围绕省政府确定的22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实施的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了重大科技项目23项,安排省科技经费6186万元,带动企业投入21.6亿元,拉动银行贷款30.2亿元,预计该批项目2011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18.8亿元、利税16.9亿元。
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大力推广余热回收、高压变频节电、煤层气发电等重点技术,研究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建立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加快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创新成果。2009年,实施了100项节能示范项目,节能200万吨标准煤。
三、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结合云南实际,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点发展先机,为形成替代性战略产业奠定了基础。
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光电子锗材料、太阳能级晶体硅材料、微电子封装材料、新型能源材料、车用新型催化剂、LED材料等生产制造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高效率太阳电池用锗单晶及晶片等一批全国领先的新产品实现了产业化。
新能源产业顺利起步,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光伏产业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了推广应用,在高纯硅提取、光伏电池及应用产品生产、并网发电技术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项目, 9个项目纳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全省在建风电装机近15万千瓦,石林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楚雄姚安秸秆发电示范项目等顺利推进。
光电子产业初具规模,全省光电子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红外及微光夜视、光电子信息材料、太阳能电池等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半导体照明、OLED等产业为补充的光电子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光电探测器、光学望远镜、红外热成像系统、微光夜视仪、特殊光学材料等光电子产品,已经占到全国同行业市场份额的80~90%,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自主创新产品开发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积极培育生物疫苗产业,在细菌结合疫苗关键技术领域国内领先。
四、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共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8家,每家补贴资金30万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04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翻番工程,安排省科技经费3837万元,重点扶持29项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新增投资21.1亿元。联合省商务厅,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
新遴选27家省级创新性试点企业,每户企业补助资金50万元,全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达91家,其中昆船集团、云白药集团、云锡集团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009年试点企业实现总产值833.5亿元、工业增加值513亿元。认定发布云南省自主创新产品,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积极给予被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20万元补助。联合省财政厅安排5000万元,组织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术创新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组织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50项,总投入3.97亿元。
五、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
加大开发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等6家很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使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科技项目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102个科技项目获贷款总额51亿元,年度到位22.4亿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工程,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32家,成功上市的每家企业补助250万元, 5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上市申请材料。云南省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共向4家企业投资6666万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快研发推广有利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新产品,2009年,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60个,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实施项目73项,总投入48.3亿元。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共展出各类发明项目1780多项,62项发明签订了转让合同和合作意向协议,成交或协议金额达12.8亿元。中国昆明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顺利举办,353家参展单位的1659个项目参展,共成交科技合作项目198项,成交总金额为91.6亿元。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