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最新报道 | 图片新闻 | 地方科技工作巡礼 | 展望2012 | 媒体聚焦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栏 >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 2012 > 展望2012
广州市2012年科技工作要点
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2年02月13日       来源:广州科信局 字体:
    2012年,广州市科信局总体工作思路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为核心,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广州为两大主题,瞄准世界先进城市,紧贴城市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着力突破前沿基础和产业关键两大核心技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6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为主体的城市创新体系,切实抓好智慧城市新设施建设、新技术研发、新应用推广、新产业发展、新生活普及,推动 “三个重大突破”和 “四个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012年,主要工作的预期目标是: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提高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水平,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提升至2.26%以上。争取成为国家科技金融试点,新增创业投资引导资金3-5个,新增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5个以上,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引进国内外30个科技创新团队、60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及国际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20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智慧广州建设取得新成效:“智慧广州”五个一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发放300万张社会保障卡和市民网页。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75% 以上,90%以上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新增政府服务网上办理事项100项,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突破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新发展: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500亿元以上,增长2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2%,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50家,新增科技型上市企业4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5%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300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2012年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进《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立法和修订,贯彻实施《广州市信息化促进条例》;争取成为国家科技金融保险试点,新建3-4家创业投资资金,培育20家科技企业储备上市。突破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研究制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构筑创新发展平台。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扩建工程、工业技术研究院二期、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半导体薄膜材料与器件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中新知识城建设,加快广州科学城功能开发,高标准建设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打造广州国际科技孵化基地。积极推进南沙新区规划建设,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智慧城市典范。推广番禺节能科技园“五资融合”发展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壮大创新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设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院等专门研发机构,落实企业研发费税前抵扣税收等优惠政策。推动发展重点领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以产学研结合方式申报国家、省、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拓展留交会功能,推进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人才特区计划,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开辟高层次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解决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和配偶就业、子女上学和住房等问题。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拓宽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国际合作,设立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支持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快设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建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办好第二届广州(中国)国际创新博览会。认定20家科技服务示范机构。构建综合性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平台。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开展科技服务业示范机构认定工作和人员、科技成果管理等培训。
    2.抓好关键环节,强化智慧广州建设。
    建造一批智慧型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完成政府和公共场所无线上网覆盖,完成WLAN接入点17万个。推进TD LTE(4G)规模试验网建设和800兆集群共网延伸进地铁。光纤到户突破100万线,积极推进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建设,推进中移动南方基地三期、中电信广州数据中心、亚洲脉络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一批智慧城市应用。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顶层设计,初步实现公共安全、地下管线管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程招投标等城市管理智能化。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食品等智慧民生工程应用。推广社会保障卡(市民卡)、市民网页等普及应用,新增100项政府服务网上办理事项,新增发行社会保障卡300万张。发展一批智慧产业。引导现代服务业、智慧物流、智慧汽车、智能装备等智慧型产业集聚发展。实施电子商务专项,发展1-2只电子商务创业投资基金,集聚 2 个千亿级交易规模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突破一批智慧城市核心技术。重点推进传感器网络、LTE芯片和终端设备、卫星导航芯片、云计算基础架构等核心技术产业化。创建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天河智慧城、中新知识城、南沙新区等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在越秀、番禺、天河、海珠、南沙、萝岗、从化等区县,各有侧重开展智慧社区、智慧乡村、智慧楼宇、智能港口试点。推动智慧企业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智慧型骨干企业、名牌产品、名牌服务。
    3.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突破3D虚拟环绕声、OLED、塑料光纤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快8.5代液晶面板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推动出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广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意见》,推动2-3家软件企业上市融资,推进粤港澳数据产业试验区建设,力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5%以上。加快生物和健康产业发展。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重点医药产品和一批产值超5亿元重点产品群,2012年,力争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450亿元,增长20%。培育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推进 “十城万盏”应用示范工程,加快LED芯片、LED封装、太阳能基片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验收。推进杰事杰等重大新材料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2012年实现信息技术应用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5%、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5%,70%大中型企业进入信息化集成应用阶段。
    4.着力民生热点,推动幸福广州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实施“天网工程”,完善视频资源综合管理和智能应用平台。全面启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能化城市管理等工程建设。抓好防震减灾。推进荔湾成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示范区,谋划建设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市。办好全国第26届中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完善无线电管理。做好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和规划,完善无线电管理业务系统应用,争取建立无线电执法队伍。突破重大民生科技,重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优势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解决民生重大技术难题。做好科技帮扶。加强北部山区光纤入户和科技援藏工作力度。强化科普宣传。组织策划好2012年科技活动周,抓好广州科学大讲堂、科学大使计划等活动,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打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地理位置图 |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