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最新报道 | 图片新闻 | 地方科技工作巡礼 | 展望2012 | 媒体聚焦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栏 >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 2012 > 展望2012
南京市2012年科技工作要点
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2年02月13日       来源:南京市科技局 字体:
    2012年,南京市科委将围绕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坚持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认真组织实施“1+8”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并着重强化科技与人才创业、科技与平台建设、科技与企业培育、科技与产业发展、科技与服务民生等方面的结合,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推动科技帮促城乡统筹发展,让科技更多地服务“三都市、三名城”建设,努力实现科技工作的新跨越。
    一、加快建设一批创业特别社区,推动区域创业体系建设。一是实施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好各个创业特区的详规和产业定位,积极构建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体系,打造“无障碍创业”环境及便捷高效的创业通道,加快一批条件成熟的创业特区建设,争取早日形成初步形象。力争2012年,特区内建成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用房超过15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二是建设新型孵化服务体系。重点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跃升”和“孵鹰”两大计划,全面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水平与服务功能的提升。
    二、合作共建一批创新创业平台,把产学研合作引向深入。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共建计划。大力推动地方与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与高校或院所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促进知识技术化、技术工程化,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2012年共建大学科技园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24个。二是立足产业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注重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共建计划,引导区县共建培育区域特色的新兴产业、重点产业,把全市产学研合作引向深入,突出以产业链为主线,丰富和扩宽产业链来拓展产学研合作。全年共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20场次,形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400项。
    三、引导集聚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加快研发创新载体建设。一是实施高端研发机构集聚计划,力争2012年引进19家左右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研发机构。二是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研发合作,鼓励在宁企业到海外建立或兼并研发机构,就地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三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重点围绕南京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院士工作站,培育、组建1-2家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和1-2家省级研发创新平台。
    四、重点开发一批专利成果,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开发。制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计划的具体举措,推进一批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力争2012年实现专利申请突破34000件、专利授权达到16000件。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健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在联合(科技)产权交易所进行知识产权转让试点,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资本化、金融化。
    五、提升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继续加大鼓励研发创新方面政策的执行力度,力争2012年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额达到24亿元,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超过100家。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现代产业体系框架下,加快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对接,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形成一批产业链相对完整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新兴工业门类,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竞争力。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45%。
    六、探索实践一批新举措,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一是加快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支持科技银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创新,拓展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注重发挥科技保险作用,努力拓展企业融资新的风险化解方法。二是创新科技评价机制。建立区域科技进步评估指标体系,强化对R&D(科技研发)支出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发明专利申请数等与自主创新、科技创业有关指标的考核。三是进一步丰富“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模式内容。借助321计划、特区计划的实施,鼓励高校到创业特区、大学科技园、产业创新中心等载体中设立高校创业创新基地,学校鼓励教师到全市的创业创新基地进行创业创新,老师在创业创新基地的创业经历,与校内职称晋升、干部聘任、岗位聘任直接挂钩。
    七、示范建设一批科技惠民工程,科技帮促城乡统筹发展。一是立足“科技青奥”行动,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为理念进行科技计划布局,逐步建设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一批有特色的科技示范工程。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发展都市、高效农业为先导,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继续推进溧水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三是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投入,强化对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实施一批项目,加快民生改善,提高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让市民更多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
    八、重点扶持一批科技服务业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稳步提升。一是做强区域科技服务业特色,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特色、产业定位清晰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研发支撑体系,形成区域集聚效应。到2012年底,实现科技服务业总收入230亿元。二是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在创业特别社区、大学科技园等产业集中区,建立高起点、规模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推动在宁高校院所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资源向科技创业人才全面开放,在条件成熟的高校院所建设10家以上的开放性实验室,并对开放单位实施补贴。
打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地理位置图 |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