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新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动创新型新疆建设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3:04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新疆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支撑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的意见》及贯彻落实意见的任务分工,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聚焦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等重大问题,加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推动创新型新疆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2013年重点工作回顾
  一是加速“五化”同步发展,强化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输变电装备等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电子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优势特色产业改造升级。运用创新方法为62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项,企业、院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高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以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为龙头,昌吉、奎屯、克拉玛依、伊宁为轴线,库尔勒、库车、阿克苏为侧翼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布局。积极推进农业创新基地建设,新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进展顺利,正积极与北京、陕西和山东结盟;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全国评估中获得第一名,和田、乌鲁木齐和哈密农业科技园区同时获批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库尔勒市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功申报4项国家973计划项目,新疆科研水平和高级人才引进培养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加大基层科技惠民力度,提升基层科技创新能力。把科技惠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惠及民生。13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和科技富民强县项目100%用于支持基层民生发展,科技经费更多向南疆三地州和沿边地区倾斜。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6644名,带动35万户农民实现增收。大力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科普活动,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4500余人次。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意见》,主动为地方出谋划策,变审查项目为策划项目,变在机关等项目为到基层挖项目,组织人员赴地州县市辅导科技项目,提高基层项目立项比例。
  三是深化科技援疆和对外合作,加速科技资源向新疆聚集。进一步深化同国家科技口部门的合作,推动全国科技援疆规划的全面落实。联合中科院成功举办第七届科洽会,项目签约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7.3%和50.2%。新疆天文台成功完成了“嫦娥三号”的测轨任务。在中科院和自然基金会支持下,110米射电望远镜项目已完成台址建设准备工作。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了“两个可持续”院士新疆行活动,签署了院士新疆行工作机制协议。借力“19+2”援疆机制,主动与北京、天津、吉林对接,打造“京新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重庆市作为西部省市率先与乌鲁木齐市签订对口支援协议。知识产权对口援疆机制全面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新疆在上合组织科技合作中的地位、影响和参与度不断提升,“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中心建设方案和运行机制已初步形成。中塔农业科技合作园和中哈、中塔地质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科技与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四是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经费、项目、人才资源向企业聚集。积极探索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新模式,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人才培养等方面创造优惠条件,科研机构创新发展专项突出了对院企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稳步推进乌鲁木齐、昌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启动了自治区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28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创新条件进一步增强,引导不同领域的20家企业积极筹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3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4家;新建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总数达到62家。组织实施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强化培训工程,支持900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为进一步激发基层科技人员创造力,改进了职称评审、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评审办法。进一步完善整合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评审、职称网上申报评审等服务平台,精简程序,提高透明度。
  二、2014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及重点任务
  2014年,新疆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的意见》各项目标任务,以科技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重大问题,突破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就业、教育、人才的科技支持,着力增强基层科技服务能力,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形成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科技援疆长效机制,全面拓展与中亚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奠定坚实基础。着重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依托高端产业化基地,实现优势产业集聚,发布实施天山北坡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推进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推动克拉玛依建设国家高新区,推动太阳能综合利用等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和现代服务要素聚集的体制机制,加快组建农业科技城,建设1~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疆特色林果业与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二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深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打造地质矿产科技开发领域孵化中心,加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整合新疆肉牛羊优良品种资源,构建现代育种模式,实现草原牧区优势资源的高效转化。进一步拓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格局,加强北疆重点城市和南疆典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三是着力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启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支持大型企业建立高水平技术研发机构,筛选112家科技型企业和158家行业龙头企业予以倾斜扶持。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有色金属、新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生物医药孵化器、新疆国际创新园等企业孵化器建设。综合运用项目扶持、金融服务、政策激励等手段,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四是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在城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水电热供给等方面加强研发示范,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惠民,加快实施远程医疗、咸水淡化等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强化厅地会商,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五是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完善科技援疆长效机制,大力促进内地先进技术、人才和产业向新疆转移。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快建设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推动双边多边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成果转化。引导援疆省市优势科技力量和新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与中亚国家共建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新疆企业“走出去”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