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科技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建平台、攻专项、促转化、广普及”的科技工作要求,抓思路创新、抓整体布局、抓重点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3年科技工作基本情况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年初,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确立了10万亩“青稞2000”新品种示范推广、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建设、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团队培养等13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一)实施八大专项,促进我区经济转型升级
继续深入推进青稞产业、马铃薯产业、藏药产业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培育我区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青稞产业专项方面,在日喀则、山南、林芝和昌都等五个地市30个县市示范推广“藏青2000”新品种10.6万亩,比“藏青320”平均亩增产增幅达到19.46%。藏药产业专项方面,历时7年颁布了207种藏药材的《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填补了我区空白;建成了“西藏藏医药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600余部珍贵藏医药文献的数字化。金牦牛科技工程方面,加快牦牛高效养殖及育肥基地建设,提高产肉量27.7%,参与农牧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加强区域特色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建成了一批高产奶牛养殖业、半细毛羊、藏玛卡、藏丹参等成果转化基地,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应。
(二)强化政策措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精神,我厅研究草拟了《关于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见》。开展科技管理和制度创新,调整科技经费支持模式,会同自治区财政厅修订《西藏自治区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增加了后补助制度,突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加强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不定期举办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作等各类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00多人(次),提供信息咨询近800家(次)。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支持,全年累计申请科研项目资金达9000多万元,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推荐立项120项,资金6200万元;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立项38个科研课题,资助金额1864万元;申请中央补助地方平台式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项目资金共计970万元。规范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认定的组织管理,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达到22家,西藏(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46家;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46家。
(三)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结合我区实际,把平台建设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的基础和重点,抓好抓实。一是在科技部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拉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扩园工作,带动一方群众增产增收,促进一方产业发展,依托园区创新平台,重点开展蔬菜示范种植、奶牛高效养殖、园艺育种攻关,引进示范蔬菜新品种200余种,菌类品种20种,花卉品种180种。二是编制完成《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并上报自治区政府审批;同时,通过项目扶持,重点开展蔬菜新品种引进与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和良种奶牛引进与冻精生产技术应用示范。三是积极争取那曲高新产业技术园区早日审批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那曲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已被国务院批转国家相关部委。四是西藏(拉萨)科技孵化器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自治区政府审批。为促进生物特色资源保护研究,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了“高原真菌联合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成立了“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联合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与藏医学院、藏医药研究院成立了省部共建“藏医药与高原生物联合重点实验室”。
(四)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软实力
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重大科技任务、科技专项计划同部署、同安排,积极探索和建立以科研任务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模式,在重点领域确定了一批创新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向国家推荐了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7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举办了多期科技兴藏人才和县市科技局长培训。大力发展壮大农牧民科技特派员队伍,今年新发展农牧民科技特派员2600名,全区行政村中科技特派员覆盖率达到82%。
(五)充分发挥科技援藏优势,推进西藏科技事业发展
主动加强与科技部和兄弟省区的衔接与沟通,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2013年,国家支撑计划、科技富民强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部部长基金项目等已立项30项,落实经费7939万元。协调落实了第四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会议和第三次部区工作会商会议筹备工作。院区合作中,在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人才培训、重大项目方面都有新的进展。与此同时,积极扩大援藏渠道,争取兄弟省区和部门的科技支持,2013年10月中国气象局印发了《全国气象部门业务科技援藏实施方案》,未来三年开展25项气象科技援藏工作。山东省科技援藏大力支持17个农业技术示范的推广和应用,使白朗蔬菜品牌叫响整个西藏,仅温室大棚一项使全县人均增收948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快速推动了西藏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
二、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从当前我区科技发展实际形势来看,我区科技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理论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二是科技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三是科技人才资源储备不足,四是科研基础条件仍显不足,五是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量仍然偏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定。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了稳粮增收、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工作目标。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都给科技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既是对西藏科技工作一种压力和挑战,更是推动西藏科技事业大发展的新机遇。
三、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我区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农牧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
继续推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三园格局发展,进一步提升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层次和科技应用水平,大力扶持山南农业科技园区、昌都地区三江流域等一批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县建设。继续组织实施青稞产业、马铃薯产业、牧草产业和金牦牛科技工程。
(二)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规划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建立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技术联盟,加强对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基地的系统规划。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估等环节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的项目形成机制、储备制度,推进科技计划管理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五)培育科技人才队伍
组织实施好“十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培养和管理制度。
(六)加大科技援藏工作力度
201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给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把科技和人才工作定位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撑,西藏科技工作的任务更重,更加艰巨,希望各兄弟省区市和各部门进一步加大科技援藏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援助西藏科技工作,援助对口各地县的科技工作,让科技援藏成为援藏工作的亮点。西藏自治区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将积极为科技援藏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为科技援藏服好务,共同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