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产业科技创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发明创造水平,加强科技对外交流合作,全区科技进步与创新稳步推进,为奋力实现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两个建成”的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围绕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等14个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整合优化创新资源,组织实施千亿元产业“350”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攻克了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有效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350工程”累计实施单位589个,已投入资金77.78亿元,申请专利1583件,获专利授权366件,参与制定技术标准492个,获工业新产品562个、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490项。广西在国内率先研发出达到欧Ⅵ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涌现出了“玉柴”、“柳工”、“五菱”、“欧维姆”等一批知名品牌,为广西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多功能乘用车等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全国第一位、食品和汽车等8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加强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广西紧密围绕地方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工程院、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条件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推进创新型广西建设和增强区域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条件。2013年,广西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准建设,新组建了4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1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1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中国创新驿站广西工作站点。截止2013年底,广西已建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个高新区(其中桂林、南宁和柳州为国家级高新区)、3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49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5个自治区工程院、23个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167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
三、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努力推动发明专利跨越发展
为了完成“十二五”期末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件这一目标,广西新修订施行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条例》,出台《关于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和《广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2011-2015年)》等一系列文件,设立财政专利专项资金,强化各级政府对专利工作的绩效考核,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的鼓励资助力度,成功举办三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加大专利服务机构建设,发明创造能力大幅度提升。2013年,广西专利授权增长率居全国第一,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增长率居全国第二。1-11月,全区共申请专利16969件,同比增长48.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9585件,同比增长83.66%,增长率居全国第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获专利授权7245件,同比增长3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03件,同比增长4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6个百分点。专利服务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全年从北京、广东、四川、湖南等省市引进专利代理机构10家,累计达到21家。专利质押融资实现跨越发展,13家企业从6家金融机构获得商业贷款1.38亿元。
四、建设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搭建深化与东盟国家科技交流合作新平台
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契机,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2013年,广西成功承办了目前我国举办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面向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盛会——首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科技部、知名技术转移机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活动。
作为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见证下正式揭牌,标志着全国唯一一家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正式落户广西,对促进我国与东盟各国科技合作、推动与东盟各国之间先进适用技术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及时启动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广西科技厅成立了专门的筹建工作机构,制订了筹建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开展中心筹建工作。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同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4家单位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西获批认定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9家。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快速发展。2013年1-11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28.6%,为西部省区第一,位列全国第九。
五、全面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
为解决广西科技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与国家科技计划的衔接,出台了《科技厅党组关于深化自治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广西科技计划体系由基础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计划以及软科学研究计划组成,推动广西科技计划统筹部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提高科技管理信息化水平,科技项目申报、审核、合同签订、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实现了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技管理效率和水平。大力践行科技“诚信制度”和“阳光立项”等举措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高科技项目的执行率。强化计划项目(课题)验收工作,若项目(课题)逾期不提出申请验收的单位和负责人将被记入不良信用记录,视具体情况取消该项目(课题)申请资格。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广西科技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突出改革开放和全民创新,突出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广西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