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兰州高新区: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建设现代科技新城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2:52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建区20多年来,兰州高新区紧紧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基本思路,以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开发建设为主战场,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以科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
  一、加速推进二次创业,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高新区突出二次创业这一主题,面向东部科技新城这块主战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科技创新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13年,兰州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500元,增长15.4%;地区生产总值298亿元,增长21.6%;工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亿元,增长52%。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兰州高新区每年投入人才专项资金2000万元,作为人才奖励基金,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海归留学人员创办企业75家。高新区各类人才累计达到6.6万人,其中2013年新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25人,占全市引进36人的70%,高新区海归人才累计达到104人,全市80%以上的海归高层次人才在高新区创业发展。2013年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急需紧缺人才11名,占全市引进17人的64.7%;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30多个;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软件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多个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各类孵化器总面积达56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6户,占全省的70%以上;承担国家火炬计划、新产品开发项目占到全省三分之一以上;引进10多家创投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资金担保近100亿元。
  --科技新城建设急速推进。兰州东部科技新城位于兰州市东部的定远镇、连搭乡范围,规划控制面积100平方公里,起步区20平方公里。这里区位优势明显,距兰州城区仅12公里,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是兰州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外溢、城市人口扩散的最佳接应点和承载地。科技新城的启动建设,对高新区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业平台。基本定位是着力打造城市空间的拓展区、体制机制创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在开发理念上,我们实行连片开发,整体推进,主动承接市区城市功能外溢、部分产业转移和密集人口扩散。在开发模式上,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新方式,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人口集聚。在开发目标上,以"未来兰州的城市、兰州城市的未来"为总体目标,投资近100亿元、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的首批项目一次性开工建设,创造了兰州乃至甘肃项目建设的高速度。在社会保障上,最大限度地给农民提供实惠,由兰州高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全额出资,为4000多名被征地农民买了失地养老保险,免去了农民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资金,减轻了农民负担。从2013年8月开始,已经有近千名被征地农民按月领到684元的养老保险金,享受到城镇退休职工的同等待遇,实现了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历史性跨越。
  二、发挥高新区的载体作用,全力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2012年5月,兰州市被科技部等5部委命名为首批16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以兰州高新区为主要建设载体。一年多来,我们全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今年上半年,文化和文化科技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2亿多元,纳入火炬计划统计的企业达到25家。
  一是规划建设13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发挥甘肃文化科技优势,依托高新区各产业园区、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重点规划建设13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总投资将达到80亿元以上。其中有4个园区启动建设:由奇正集团投资15亿元,在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文化发祥地)建设的奇正·马家窑文化科技产业园;由甘肃现代公司投资5亿元,在高新区雁滩园区建设的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由南特数码投资10亿元,在敦煌市建设的南特·敦煌软件和动漫文化产业园;由天庆集团投资6.5亿元,建设的集历史文化中心、现代艺术中心、动漫教育研发中心、青少年体验教育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为一体的天庆文化科技产业园。
  二是努力形成3个以上文化科技融合的产业集群。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科技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特别是正在打造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已达到20多家,涉及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产品(工程)达到10个以上。
  三是加快推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我们在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设立了为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服务的专职机构;在兰州高新区独特的"中介服务超市",引进了一批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机构;在现有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设立了绿色通道。专业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方面,在实施专业培训计划的同时,在高等院校试行设置文化和科技融合学科与专业,重点培养本科以上专业人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在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设立动漫制作技术服务中心,在国家火炬计划兰州软件园设立中小文化科技型企业服务中心。
  三、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兰州东部科技新城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我们抓住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时机,按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思路,高新区充分发挥示范区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为带动城镇发展的支撑平台,全力打造全省首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为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好示范,积累经验。
  一是构建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发展体系。积极探索低碳、生态、环保、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形成具有较强规模经济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将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打造成国家重要的研制基地,建立全国市场的领先优势,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注重技术引进与嫁接,努力开拓市场,形成甘肃省主要的产业基地。依托在兰州高新区建立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通过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园区经济差异化竞争的能力。
  二是构建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发展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级高新区的资源和政策优势,依托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各类研究中心等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各类社会创新资源聚集于园区,突出园区独有的科技创新特色。
  三是构建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体系。按照现代城市的要求,超前规划、大力发展符合兰州东部科技新城产业布局、人口聚集、生活配套的第三产业,率先发展科技要素密集度大、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实现百姓安居乐业;依托国家生物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重点发展医药物流产业,建设面向西部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依托园区的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科技交流、科技评估与鉴证、技术咨询、节能减排、环保等科技服务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