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南宁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 整合资源 促进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3:28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3年以来,南宁高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园区科技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2013年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1-11月高新区政策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073.29亿元,同比增长24.98%;政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43.64亿元,同比增长24.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08亿元,同比增长24.60%;完成财政收入36.32亿元,同比增长51.83%;实现进出口总额21.12亿美元,占全市54.03%,同比增长8.76%。
  (二)主要科技指标完成情况
  1. 2013年共组织了42家园区优秀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共有24家企业获认定通过,截至目前,南宁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总数达到110家,占全市的66.67%。
  2. 1-11月,高新区专利申请量达176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92件,同比增长43.87%,占南宁市的51.85%;专利授权量达880件,其中,发明授权272件,同比增长68.94%。占南宁市的56.43%。
  3. 2013年,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累计达到17家,占全南宁市的35.42%;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11家,占全市45.83%。新增省级研发中心(包括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园区累计已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44家(其中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占全南宁市的48.35%。南宁高新区共有16家广西创新型(试点)企业(其中,广西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广西创新型企业12家。),占全南宁市的61.53%。拥有6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宁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更加优惠。
  一是创新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据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2]55号),南宁高新区可在人员编制总额内自行调整人员配备,试行结构工资与弹性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二是市委市政府授予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更充分的管理权限。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南发[2012]41号)的精神,在现有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授予南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最特别、最灵活、最全面的市级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权限。
  三是创新人才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决定》(南发[2012]34号),南宁高新区在2013年大力推进建设具有首府特色、广西一流、全国知名的"五特"人才特区。
  四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根据自治区、南宁市出台桂政发[2012]55号、桂政办发[2012]278号以及南发[2012]41号文件明确支持高新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建设和管理。2013年市政府将相思湖新区并入南宁高新区,合并后南宁高新区规划面积达到148.5平方公里。市政府还明确将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的南宁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并入南宁高新区。
  (二)积极推进创新园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方案。今年2月6日,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复同意高新区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方案,启动并开展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各项工作,标志着高新区正式进入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行列,是高新区自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的又一次重大转型升级,对南宁高新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认定高新区"南宁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群"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13年11月4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认定高新区"南宁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群"为29个国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单位之一。南宁高新区依托本地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重点发展包括中药现代化、生物制品及资源加工、现代生物农业等生物产业集群。目前,园区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企业总数超过5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54家,超10亿元的3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拥有发明专利136件,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6家。2013年,该产业预计实现工业产值292.5亿元,同比增长23.8%,约占高新区工业产值总量的28.1%,约占全南宁市同行业产值总量的75%。
  三是成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广西惟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在南宁软件园(三期)规划建设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100亩,规划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设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培训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等设施,目前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投标,正在进行项目评估,图纸设计阶段。建设完成将成为面向东盟的电子商务企业首选园区。高新区还鼓励和支持园区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依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区位优势开展主要面向东盟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其中,美丽传说股份有限公司(猫扑网)建设的"美丽湾"是中国与东盟10国之间首个大型B2C电子贸易平台,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申请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牌照。截至2013年11月底,基地已有159多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预计年营业收入超过55亿元。
  四是成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2013年11月,国家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下达2013年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广告园区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和《关于提前下达2014年广告产业园区试点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高新区共计获得国家广告产业园试点园区建设财政扶持资金4500万元。高新区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广告产业园试点园区,将推动南宁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构建高层次产业生态系统,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形成面向东盟的文创产业新高地。目前的广告产业创业区已聚集20多家企业,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南宁广告产业园发展区南宁广告产业大楼也已封顶。
  (三)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推进园区知识产权工作跨越式发展
  2013年,高新区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成功获得了广西区第一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包括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宣传、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全领域政策覆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申报已获南宁市以及自治区知识产权局推荐函,进入国家审批阶段。
  (四)努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孵化能力,加快汇聚创新要素,聚集现代产业
  坚持以招才引智、孵化培育为中心,整合各类创新孵化资源,构建以政府办孵化器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孵化器为主体、虚拟孵化器为补充的大孵化体系,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着力为孵化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2013年以来,我们引进的民营孵化器有:
  --泛北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的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
  --申能达公司一期投资500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电子信息孵化园;
  --泓信物流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创业工场。
  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于今年12月经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该基地是广西第一家开放式大型生物专业孵化器,总建筑面积3.2万m2,其中孵化大楼1栋1.58万m2,生物实验中心1栋3949 m2,标准厂房2栋共1.22万m2,可用孵化面积2.71万m2。目前,入孵企业共有67家,其中在孵企业52家,毕业15家。
  (五)积极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工作  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以南宁市新出台《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关于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的实施办法》和《南宁市特聘专家制度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为契机,推动了集群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申报人才培养项目51项,立项金额362万元;获批南宁市特聘专家岗位8个。
  二是着力抓好北部湾人才金港建设。投入400多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北部湾人才金港"项目的办公场地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大胆创新人才政策,健全科技创新创业评价机制,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加快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帮助集群企业和科研机构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中高端人才。
  三是积极开展智力引进工作。2013年,南宁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人才小高地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等方式引进硕士以上人才31人。
  四是积极推进组建院士工作站,探索新的智力服务工作机制,强化"人才特区"技术创新能力.
  (六)建立多元化、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高新区积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提供更完善的融资服务。
  一是与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政企银金"合作关系,高新区财政入股广西北部湾银行2000万元,入股南方担保公司2000万元,出资3000万元作为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参与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三级共建体系;
  二是高新区建设总公司建设性投融资平台资产从9.9亿元扩大至50多亿元;
  三是自治区、南宁市和高新区管委会分别出台了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上市企业可获自治区、南宁市和高新区三级扶持资金600万元。目前高新区已成功上市4家企业,并形成了近20余家重点培育企业的上市梯队。
  四是为园区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积极争取"新三板"试点,为非上市公司股份交易融资搭建平台。引进中信证券在高新区设立营业部,与国海证券、华泰联合证券、申银万国证券等国内知名券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探索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今年以来,高新区企业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共实现融资近35亿元,其中银行信贷融资近15亿元,证券市场融资12.2亿元,担保融资7.78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规模仍然不够大,综合实力偏弱,对全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
  二是产业结构有待提升,产业集聚度不够,产出效益还偏低。
  三是项目储备不足,融资渠道还不够宽,自我造血功能仍比较弱。
  四是综合配套水平还偏低,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14年工作计划
  (一)狠抓工业增长,加快打造千亿元产值园区
  一是加快心圩片区产业战略升级,形成引领园区工业增长的核心节点。进一步做大做强富士康、丰达电机等一批超大型企业,支持皇氏乳业、八菱科技、百洋食品、巨星国际4家上市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扩张产能,加快培植一批产值超10亿元、30亿元企业。
  二是加快推进安宁片区高端制造业发展,形成工业增长新的支点。以北湖工业集中区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八菱汽配、桂格精工、瞭望车灯等汽车零配件及机电一体等先进制造业资源,加快形成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度明显的高端制造业。
  三是加快推进相思湖片区2.5产业发展,形成工业增长新的亮点。利用相思湖片区高教科研资源和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发挥相思湖生态湿地环境的产业功能,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软件研发、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业态,加快形成2.5产业聚集规模。
  (二)狠抓载体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明年要全力推进以下载体建设竣工投产:
  --续建总部基地三期、五期27万平方米厂房及产业综合楼,生物工程技术中心一期7.9万平方米A1号楼,项目总投资12.2亿元;
  --开工建设生物医药园标准厂房、高科路电子科技园、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和生物工程中心二期等厂房及配套综合楼,建筑总面积143万平方米,总投资56.3亿元。
  --完善心圩片区、安宁片区路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高新三路北段三期、连庄路等市政道路及排水、供水、配电、生态绿化等,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总投资42.4亿元。
  --加快推进高新大道E标段、北湖路延长线、可利大道东段(北湖北路-邕武路)等一些难点工程,打通断头路。
  (三)狠抓科技创新,率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一是抓研发资源。大力扶持企业建立各类技术研发机构,加大对各级技术中心和技术工程中心的支持和投入,着力支持新增一批自治区级以上的技术中心和技术工程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工程中心,重点是要在引进"国家队"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在国内乃至亚洲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是抓高端人才引进。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两院"院士、留学归国优秀人员等高端技术人才到开发区创业,形成以领军人才为核心,构建连接全球、国际国内人才互动的格局。通过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带来一批前沿高科技项目,培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新兴产业。
  三是抓创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大力鼓励企业创新活动和发明创造,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服务企业创品牌,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对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创新项目给予重点资金扶持。
  (四)狠抓投融资平台建设,打通企业发展资金瓶颈
  积极发挥总公司40多亿元建设性融资平台、联创公司1个亿的风险担保融资和参股北部湾银行、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南方担保的融资功能,大胆探索企业债权融资、票据融资、股权融资等融资工具,大力引进产业基金、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服务机构,进一步壮大上市企业梯队,力争年内再新增1家上市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