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郑州高新区: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加快郑州高新区向郑州科技城升级跨越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4:43       来源:科技部
【字号:

  一、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郑州高新区已初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支柱产业相对发达、创新特色突出的现代新城区。目前,区内各类企业3000余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85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76家,市级以上各类科研机构355家。全区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00余项,每年用于支持高新区企业的科技资金约1亿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000余件,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85项。
  2009年3月,经科技部批准,与广州、天津、苏州高新区一起,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2009年7月被中组部批准为河南唯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0年,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中原经济区中首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 2012年,被省政府评为"2011年度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被省科技厅评为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第一名;国家动漫基地获得"中国创意产业十大最佳园区奖"。2012年第5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13年5月,郑州高新区正式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区上市企业达到10家,占全省上市企业总数的1/10,连续三年每年两家企业成功上市。所获"2011年度省长质量奖"占全市1/3,所获"2011年度市长质量奖"占全市1/3。全区拥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中铁隧道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11月22日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全省第一家开工、第一家建成和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2月23日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郑州机械研究所高端装备与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于12月30日挂牌,是河南省第一家挂牌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二、主要举措
  按照"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的要求,2013年,高新区紧扣"双千双百"目标(即:拆迁1千万平方米,主导产业收入达1千亿元,城市建设投资达1百亿元,产业项目投资达1百亿元),突出"大投入"与"大拆迁",坚定不移推进"三项主体工作",加快建设"产业先进、环境优美、保障有力、城乡一元"的现代化城区,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一是抓科技创新,提升内生增长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郑州市"零的突破",其中,中铁隧道的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河南省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2月23日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高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两家,郑州机械研究所高端装备与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于12月30日挂牌,是河南省第一家挂牌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各种创新平台建设。2013年,新建院士工作站5家,计划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新增35家、累计350家,新增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70项、行业标准110项。
  二是抓孵化器建设,形成大孵化大培育体系。围绕郑州高新区创业中心、国家863中部软件孵化器、河南省专利孵化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东区、西区)等5个国家级综合孵化器。打造"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链条孵化模式,全面提速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加快建设物联网孵化器、郑州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器产业园等孵化器建设,形成60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行业巨头云集,动漫广告产业园聚集了全省60%以上的动漫企业。同时加快IT产业园、电子电器产业园建设,2014年新培育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是抓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郑州高新信息港已投入使用,可为企业提供科技文献检索、无线上网、数据库备份、软件开发测试等服务,无线网络覆盖达35平方公里,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动漫公共技术平台、物联网安全监管平台已经建成,使郑州高新区在公共技术服务方面走在了中部前列。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区内大学、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对企业实现高增长、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上市、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奖励,最高奖励达500万元,每年争取上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约1亿元,企业上市等方面奖励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每年管委会财政对企业支持和奖励超亿元。
  四是抓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实现全域城市化。2012年,高新区完成了15个村近千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拆迁量创建区以来之最,破解了高新区向东、向西发展的瓶颈,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2013年,高新区基本完成拆迁1千万平方米的任务量,同时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安置房、民生项目的建设,三年实现全域城市化。
  五是抓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主导产业。进一步明晰以电子信息、软件、动漫创意为核心内容的电子信息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八大集群"。其中,电子商务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以格力电器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以郑州IT产业园为龙头的信息枢纽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中原广告产业园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以郑州软件园和河南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为龙头的软件和网络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以华强电子和联强国际为龙头的电子物流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以汉威电子等上市公司为龙头的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中铁盾构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
  六是抓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专项基金,逐步形成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广泛进入的风险投资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在高新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可动产抵押等灵活多样的金融创新服务;探索建立科技银行;设立创新创业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孵化等产业链前端项目融资。利用国家"新三板"试点园区建设平台,支持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借助"新三板"实现上市扩容,鼓励辉煌科技、汉威电子等上市企业发行债券或增发股票、配股。
  三、2014年度重点工作
  力争2014年底完成全部76个村庄的拆迁,高标准规划建设安置房,实现全域城镇化,为电子信息龙头企业项目落地拓展空间。2014年,重点建设须水河滨河公园、绿谷公园、天健湖公园、锦和公园四大公园,以及中心广场提升工程;加快交通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力争绿化覆盖率达到39%,打造蓝天白云的美丽高新。争取申报1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全年累计新建、引进国家级研发机构达到9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0家,企业研发机构总数突破400个,企业院士工作站累计突破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突破90%,成为全省创新(研发)高地。全年孵化培育300家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20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5000项,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0件,成为全省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高地。力争获批智能仪器仪表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IT产业园、动漫广告基地等产业基地申报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