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景德镇高新区:2013年工作总结暨2014年工作打算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4:56       来源:科技部
【字号:

  今年以来,景德镇高新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航空产业基地战略部署,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环境,全力推进直升机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一、2013年工作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发展稳中快进,全年预计可实现营业总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7亿元,同比增长27.8%;完成工业增加值165.6亿元,增长18%;实现外资进资2306万美元,同比增长50.1%;实现出口创汇总额4.7亿美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依托研发优势,航空产业快速集聚。继景德镇国家直升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复后,景德镇直升机制造产业申报的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又获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这也是继南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之后,成为江西省第二家经科技部批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景德镇直升机制造产业拥有强大的科技支撑,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0多个专业和16个设计及试验研究室。产业拥有高级工程师350多人,研究员118名,有国家级专家2人、部级专家8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防科工委511人才"18人。今年,我区又花大力气引进与航空产业相关项目,截止目前共签约航空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35.9亿元,其中正式签约的项目11个,签约资金19.7亿元,签订意向协议的4个,签约资金16.2亿元。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项目建设推进迅速。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以航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陶瓷和有色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产业三大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在建项目10个、待建项目24个,总投资47.95亿元;近期可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23.5亿元。其中,华意二期600万台生产线项目的开工和美菱冰箱扩产改造已开工建设,一年内将实现项目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值1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三是着力破解难题,基础建设全面铺开。按照景德镇高新区空间布局总体概念性规划要求,航空产业园两纵两横等8条园区主干道相继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5%。
  综合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航空立区,高标准编制园区规划
  为策应省委、省政府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航空产业基地和市委、市政府打好"三张主牌"战略,我区确立了航空立区指导思想,以成为全国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有影响的航空产业园为目标,高标准编制园区规划。聘请了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编制高新区产业及空间布局概念性总体规划,将高新区组团面积扩大至38.3平方公里,明确了"东承、西沿、北控、南拓"的战略思想,以构建核心区、东部承接提升带、西部引领发展带,打造航空总装、装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等产业组团为方向,形成"一心、一轴、三带、多节点"的规划格局。
  (二)突出产业升级,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一是以航空产业为主线,依托江直投、昌飞等直升机产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承接整机项目,目前,联晟铝电解电容器项目、华通航空内饰件项目已开工,昌达航空内饰件、昌航航空机载电子产品项目、阿古斯特直升机制造项目已投产;先后赴德国、比利时、意大利以及国内重点地区洽谈直升机生产项目,推动江西直升机投资有限公司与意大利K4A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在景德镇市直升机产业推介会上,签约7个项目,签约资金17.2亿元。今年预计直升机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33%。二是加大汽车配套项目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汽车轴承、内饰、钢板等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提高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并对现有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加以扶持,做强做大,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扶持家电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与江西美菱、合肥美菱、河南许昌德瑞电梯对接,洽谈引进家电配套项目。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培育新材料产业。百特威尔新材料孵化完成,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466万元,实现规模试产。高环陶瓷通过孵化实现了科技创新,打破了国外企业产品垄断,预计一期工程年产值1.2亿,产量300万立升。
  (三)突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抓好科技孵化平台建设。作为园区的孵化平台,景德镇合盛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两次增资7000万人民币,公司注册资金达11000万元,成为省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备选项目。同时,为提升园区陶瓷产业创新和创意水平,孵化器公司与景德镇学院探索搭建陶瓷云平台。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洽谈、磋商中。二是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为集成各类优势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别与陶瓷学院、市科技局,以及景德镇学院、市科技局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园区已促成20余家企业与近30家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三是加快聚集创新资源。成立了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组织企业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今年组织园区企业申请专利79项(发明专利17项),授权专利83项,一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批复。
  (四)突出攻坚破难,全力突破发展瓶颈
  一是多管齐下滚动融资,缓解资金难。1-11月份共筹措调度资金5.9亿元,用于园区开发建设及土地征用报批等规费缴纳,尽最大能力保证了园区各项资金需要,确保了园区稳定和谐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有序推进。二是土地清理疏管并举,缓解用地难。一方面内挖潜力确保项目供地,全区供地企业111家,面积7458.53亩。到目前为止,共清理收回土地10宗,面积1274亩。另一方面,通过加强领导到位,强化宣传到位,严格网格管控到位,疏堵结合工作到位等措施,配合新区拆除违章建筑。
  在今年工作中,我区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缺钱"、"少地"瓶颈制约仍然突出;招大引强和外资招商不够理想;受国际国内客观经济影响,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等。
  二、2014年工作举措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总要求和市党政主要领导对市高新区要"高、新"发展等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定位、以特取胜、以新争优、以快补晚、以干为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企业集群化组合、产业链条式延伸、项目严格化准入等方式,引入增量,做大存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生态型、特色鲜明的科技新城区,真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主要举措
  第一,坚持产业引领,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规划布局。一是明确发展三大产业。突出发展以航空、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形成以航空引领、汽车配件为主,家电、机械电子为辅的产业格局。预计未来三年航空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33%,达到350亿元;汽车配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达到50亿元;家电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达到100亿元。二是完善区域布局和规划。将《高新区产业规划及空间布局概念性总体规划》进一步进行论证。《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征求修改意见,不断完善产业和功能分区。
  第二,坚持招大引强,进一步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一是要招大引强,以航空产业作为我区产业升级的核心内涵,以江直投为平台,力争引进整机项目,确保机型明年在我区投入生产。二是要扶大扶强,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帮助园区骨干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做大做强。三是要靠大引小,依托昌河、华意等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第三,坚持平台支撑,进一步加快园区设施建设。一是在园区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明年争取贯通在建的8道路,新建汽车城三纵三横6条道路;预计道路贯通后可盘活周边工业用地2400亩;加快建设连接直升机零部件制造园和直升机总装园的飞虹大桥、飞虹大道。二要在园区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围绕企业生产、生活服务,完善功能,加快启动园区孵化中心、商务区、生活区和功能区的建设,尽早成形见效,不断完善园区功能,集聚人气,提升活力。
  第四,坚持融资创新,进一步保障园区发展资金。我区融资工作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筑优平台,长短结合,多措并举,滚动融资"为原则,做大做强,实现园区自我造血的循环发展功能。一是多渠道做优资产。将区属合盛公司通过整合和打捞园区资产、对现有物化资产完善手续、回购部分闲置工业用地等方式注入资产,做优业绩、做大资产,为后续融资奠定良好的平台基础;二是商业开发。盘活商业用地,加快园区商业用地出让进度;三是发行债券。开展信托、私募债等新型融资模式,力争实现以信托等金融产品融资1亿元;四是开展BT。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以BT/BOT等模式吸引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加入,缓解园区建设资金压力;五是争取支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和对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研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专项扶持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