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高新区:2013年科技发展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思路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4:59
来源:科技部
一、2013年工作情况
(一)总体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莆田高新园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9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70家。2013年11底实现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352.69亿元。
(二)注重创新,提高生产力。
引导产业聚集,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两大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制造"到"创造"跨坎转型升级。中科中涵激光设备(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的"超快激光数控机床" 填补国内在内燃机行业激光微孔技术方面的空白,推动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威诺数控研制"七轴龙门式复合加工中心"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该领域被国外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荣兴机械已成为国内向发达国家出口摩托车制动器及其蹄块的最大生产基地;新世纪电子引进福建省首条高端印制电路板(HDI)生产线正在调试,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高速电脑、高频传输等高尖端电子产品领域;安特半导体建设6英寸、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项目,填补省内高科技产业链中大尺寸集成电路芯片的空白。
(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1. 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
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和"6.18"推介会为契机,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和"院地合作", 由管委会主办的莆田学院对接会,会上达成多个合作项目,丰威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在石英晶振元体加工损伤特性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展开合作,莆田学院与创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同进行偏3D测量仪的研发及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高新区与莆田学院双方将在联合组建研发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
2. 科技引导,以项目推进园区产业发展
积极联系、指导企业做好2013年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共有13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光伏领域功率电力芯片项目与中科中涵有限公司的高速反射式前聚焦道威光束扫描装置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利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喷涂漆有机废气净化回收治理自动化装置产品与威诺数控有限公司的七轴龙门式复合加工中心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山河药业的抗肿瘤药物胞必佳创新工艺的中间试验项目与威诺数控的具有B.C摆轴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项目列入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4个项目列入市级科技项目,8家企业列入莆田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3.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提高创新服务能力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规划用地68亩,分两期建设:规划新建创新中心建筑面积24102㎡、科研工程楼建筑面积12000㎡、育成楼建筑面积10920㎡。目前已完成科研工程楼6楼主体建设;创业服务中心为了适应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的特点和模式,通过重组孵化器资源,优化配置,引进2家科技型企业入驻,福建纳威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天大精诺信息有限公司,纳威导航公司聘请德国专家从事从事遮掩环境下的定位技术和芯片接收机的研发、天大精诺信息有限公司依托天津大学研究高档数控机床与DRT自主产业化。企业入驻后,企业可享受场租补贴、专家咨询、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高新区与天津大学达成共建天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莆田科技中心初步意向,届时将对区内机械产业升级奠定基础;与深圳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筹建莆田高新区检测平台,将开展甲醛检测,工业三废检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检测等一百多项检测服务。
4. 出台扶持政策,做大做强企业
涵江区政府为了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创建创新型开发区,及将出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莆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孵化器管理办法》、《关于科技孵化器种子基金的使用扶持办法》、《关于建立国家级研发机构扶持政策》、《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暂行规定》从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税收激励和科技投融资等方面,为莆田高新园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明确方向,发挥优势,建设高水平的高新产业示范基地
进一步加强高新区发展整体规划,明确高新区功能定位,以"产城结合,城乡互动"为原则,高标准制定"控制性"规划;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商业服务,宜居社区等功能性布局,以建设成为集研发、产业、商务、劳动服务,居住生活等为一体综合性、生态型的高新区。委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对规划进行修编,重点发展"3+2"产业布局:"3"是三个实体产业,分别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2"是两个服务类型的产业,即科技服务产业、工艺美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尽快形成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五)推进"一区多园"的高新区空间布局
莆田市政府实施"一区多园"政策,把兴化湾南岸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莆田国家高新区的拓展区,纳入莆田高新区管理范围,享受国家级高新区的所有优惠政策。莆田高新区将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机械装备产业园、临港工业园、物流园等分园区快速发展,将高新区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园区,各分园区建设成为差异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
二、2014年工作思路
(一)加大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
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设立科技创新扶持基金,为莆田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自2014年起,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经费专门用于莆田高新区科技创新建设。
(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
积极引导莆田高新区内各类企业申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区内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发证,由莆田高新区审定后,报市科技局确认并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应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加大莆田高新区核心区建设的资源投入
支持莆田高新区核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科技CBD、科技金融广场,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总部经济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铸造驱动莆田高新区、莆田市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
2013年开发区以"科技引领产业"为工作指导思路,强化科技创新,广开融资渠道,提升投资环境,经济建设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2013年工作情况
(一)总体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莆田高新园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9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70家。2013年11底实现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352.69亿元。
(二)注重创新,提高生产力。
引导产业聚集,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两大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制造"到"创造"跨坎转型升级。中科中涵激光设备(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的"超快激光数控机床" 填补国内在内燃机行业激光微孔技术方面的空白,推动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威诺数控研制"七轴龙门式复合加工中心"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该领域被国外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荣兴机械已成为国内向发达国家出口摩托车制动器及其蹄块的最大生产基地;新世纪电子引进福建省首条高端印制电路板(HDI)生产线正在调试,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高速电脑、高频传输等高尖端电子产品领域;安特半导体建设6英寸、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项目,填补省内高科技产业链中大尺寸集成电路芯片的空白。
(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1. 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
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和"6.18"推介会为契机,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和"院地合作", 由管委会主办的莆田学院对接会,会上达成多个合作项目,丰威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在石英晶振元体加工损伤特性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展开合作,莆田学院与创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同进行偏3D测量仪的研发及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高新区与莆田学院双方将在联合组建研发中心、校外实习基地、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
2. 科技引导,以项目推进园区产业发展
积极联系、指导企业做好2013年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共有13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光伏领域功率电力芯片项目与中科中涵有限公司的高速反射式前聚焦道威光束扫描装置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利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喷涂漆有机废气净化回收治理自动化装置产品与威诺数控有限公司的七轴龙门式复合加工中心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山河药业的抗肿瘤药物胞必佳创新工艺的中间试验项目与威诺数控的具有B.C摆轴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项目列入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4个项目列入市级科技项目,8家企业列入莆田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3.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提高创新服务能力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规划用地68亩,分两期建设:规划新建创新中心建筑面积24102㎡、科研工程楼建筑面积12000㎡、育成楼建筑面积10920㎡。目前已完成科研工程楼6楼主体建设;创业服务中心为了适应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的特点和模式,通过重组孵化器资源,优化配置,引进2家科技型企业入驻,福建纳威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天大精诺信息有限公司,纳威导航公司聘请德国专家从事从事遮掩环境下的定位技术和芯片接收机的研发、天大精诺信息有限公司依托天津大学研究高档数控机床与DRT自主产业化。企业入驻后,企业可享受场租补贴、专家咨询、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高新区与天津大学达成共建天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莆田科技中心初步意向,届时将对区内机械产业升级奠定基础;与深圳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筹建莆田高新区检测平台,将开展甲醛检测,工业三废检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检测等一百多项检测服务。
4. 出台扶持政策,做大做强企业
涵江区政府为了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创建创新型开发区,及将出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莆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孵化器管理办法》、《关于科技孵化器种子基金的使用扶持办法》、《关于建立国家级研发机构扶持政策》、《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暂行规定》从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税收激励和科技投融资等方面,为莆田高新园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明确方向,发挥优势,建设高水平的高新产业示范基地
进一步加强高新区发展整体规划,明确高新区功能定位,以"产城结合,城乡互动"为原则,高标准制定"控制性"规划;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商业服务,宜居社区等功能性布局,以建设成为集研发、产业、商务、劳动服务,居住生活等为一体综合性、生态型的高新区。委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对规划进行修编,重点发展"3+2"产业布局:"3"是三个实体产业,分别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2"是两个服务类型的产业,即科技服务产业、工艺美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尽快形成在全省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五)推进"一区多园"的高新区空间布局
莆田市政府实施"一区多园"政策,把兴化湾南岸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莆田国家高新区的拓展区,纳入莆田高新区管理范围,享受国家级高新区的所有优惠政策。莆田高新区将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机械装备产业园、临港工业园、物流园等分园区快速发展,将高新区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引领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园区,各分园区建设成为差异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
二、2014年工作思路
(一)加大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
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设立科技创新扶持基金,为莆田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自2014年起,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经费专门用于莆田高新区科技创新建设。
(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
积极引导莆田高新区内各类企业申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区内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发证,由莆田高新区审定后,报市科技局确认并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应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加大莆田高新区核心区建设的资源投入
支持莆田高新区核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科技CBD、科技金融广场,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总部经济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铸造驱动莆田高新区、莆田市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