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辽阳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全力推动新一轮跨越发展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5:49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3年,辽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辽阳高新区),在科技部和省、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3年,辽阳高新区完成营业总收入655亿元,工业总产值65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7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3.084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高新区转型发展
  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辽阳高新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与国家高新区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推进机制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实施高新区工作机制体制改革,在用人制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开展改革探索,高新区所属单位和部门,重新设定岗位职责和人员编制,实行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通过梳理和规范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职责,建立起符合国家高新区发展要求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高新区工作人员从112人精简到83人,精简幅度为26%,为下一步绩效考核评估改革奠定扎实基础。
  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按照"理顺关系、减少交叉、明确职责、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新型管理体制,作为与宏伟区合署办公的高新区,两区将发改、经信、财政、科技、招商、规划和建设等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合并,由高新区负责领导管理,其他社会职能和管理机构均由宏伟区政府承担,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层次和办事环节。积极协助新入驻企业办理备案、环评、安评、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等手续,形成集"产业研究、项目跟踪、洽谈对接、证照办理和资源配置"于一体的"大服务"流程体系。
  完善政策与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辽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辽阳高新区已全部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绝大多数与之相关的审批权限,并依据自身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完善和实施配套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办法,针对产业集群建设制定了《辽阳高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形成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辽阳高新区坚持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发展"定位,全力打造芳烃及精细化工、工业铝合金型材两大产业集群,产业高度集聚,规模体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芳烃产业集群持续快速发展。芳烃产业集群重点项目集中实施,全年建成投产项目达到14项,"年产8000吨苝红系列产品项目"和"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被列入"省百项新兴产业项目",新增入驻企业3家,芳烃产业集群入驻企业已达25家,2013年芳烃产业集群实现产值430亿元,销售收入448亿元,芳烃基地跨入中国化工园区20强行列。
  工业铝材产业集群迅猛增长。2013年工业铝材产业集群新上项目5项,总投资7.5亿元,铝材年生产能力超过67万吨,忠旺集团年产12万吨挤压工业铝型材项目被列入全省100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13年工业铝材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
  三、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学发展内生动力
  辽阳高新区围绕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需要,集中地区科技资源,加快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推动研发机构建设,强化重点产业技术攻关。辽化研究院2013年投入科研经费5578万元,开展科研课题42项,自主研发1,6-己二醇生产工艺,打破了德国巴斯夫、拜尔和日本宇部的高度垄断,产品作为国家标准,核心技术获6项中国专利授权,增强了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忠旺集团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投入创新资金5.88亿元,开发出"大径电力用热挤压管材"等新产品15项,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奥克公司研发中心投资4308万元,在已有研发资源基础上,建立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研究开发实验室和配套的中试基地。
  加强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推进芳烃及化纤原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高性能与工业铝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成立化学分析检测中心,新投入近180万元购置12台套检测仪器设备,为区内4家单位提供了50次的分析检测服务。忠旺集团、奥克集团、石化机械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辽阳高新区还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83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先后帮助企业开展了61项课题研究。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奥克集团"太阳级硅切割液"项目获得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辽阳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四、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辽阳高新区注重强化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广开渠道筹资融资,全力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参与科技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试点工作,与中信建投证券联合组织对20余家企业进行培训。积极尝试开展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区域性股权交易试点工作,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机制。2013年辽阳高新区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投入5000万元,设立高新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已为5 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融资规模达到1000万元;设立50万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投入180万元,设立高新区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五、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环境
  辽阳高新区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实施最优政策,打造最佳平台,创造最好环境,促进优秀人才向高新区聚集。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创业支持留住人才。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为引进人才创业在资金、厂房、办公场所等方面提供支持,2013年,区内企业引进各类人才167人,其中化工和铝型材主导产业引进技术人才135人,忠旺、奥克等三家企业成功引进了海外研发团队。
  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挖掘潜力成就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区财政设立6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人才,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人才专项培训资金40万元,大规模全方位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综合素质。
  六、2014年重点工作
  2014年,辽阳高新区以创建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为目标,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极具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特色产业园区。
  高起点谋划国家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创建工作。按照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提升我区战略发展站位,促进产业高层次发展,不断推进在高新区排名中进位争先。
  加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芳烃产业集群以芳烃技术研究院为核心载体,加快公共分析检测中心建设,加大投入,争取明年创建成为省级检测中心。工业铝型材产业集群以忠旺集团研发中心为主体,重点推进大型工业铝型材研发中心、大型挤压模具研发中心、铝合金车体焊接加工研发中心、高端铝合金板研发中心建设。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发展信息咨询、科技研发、人才培训、管理咨询、创业辅导、知识产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抓紧孵化器的建设,新增孵化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软硬件水平达到国家级孵化器标准。
  2014年是辽阳高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抢抓新机遇,集聚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谱写历史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