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高新区:承德高新区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多措并举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5:57
来源:科技部
建区以来,承德高新区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和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实施"环境立区、开放兴区、科技强区"三大战略,不断推动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仪器仪表、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截止2013年底,区内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1家,占全市的50%。累计有300多个项目被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级项目46项。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81个,高新技术产品92个。
一、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高新区高度重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一是成立了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管主任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经科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二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改进创新创业环境。入区的科技型工业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可以享受到特殊贡献奖励、技术创新奖励、土地集约利用奖励及免缴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三是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设立了科技三项费、科技创新基金和人才引进基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财政支持和激励,制定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意见》、《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促进区域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二、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作用,投资240万元,建立了"高新区技术创新与公共设计平台",为23家中小科技企业安装75个客户端,进行了4批次平台软件应用技术培训,42家企业180余人次接受培训和实习。企业反映良好,不但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而且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龙庄伟副省长率领省政府办公厅、省科技厅以及市政府领导视察该项目,对该项目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在全省进行推广。该项目已列入河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向科技部申报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德仪器仪表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已经通过立项初审。同时,省市工信部门和省机械行业协会对此平台表示出极大兴趣,多次考察,拟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高新区与石油学校建立了《区校战略联盟》,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发挥职能作用,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积极培育中小科技企业。2013年在区内15家有代表性的重点中小企业启动了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加大培育力度,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名牌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加快小微科技企业发展速度,以壮大高新区工业经济的实力。二是重视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开展企业家培训交流活动,扩大企业家对外交流合作,开拓视野。充分发挥各种培训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了各种讲座和研讨活动,参加河北省中小企业清华特训班,组织企业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推动企业管理和制度创新。三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制定年度著名商标发展规划,把辖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中小科技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商标,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展品牌管理师培训活动,组织全区拥有驰、著名商标的中小科技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其品牌管理能力与意识。
四、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中小科技企业
高度重视中小科技企业减负工作,开辟"登记绿色通道",设立"创业绿色通道咨询站",在办理中小科技企业注册登记时,提供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注册知识等咨询服务。实行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中小科技企业注册资本零首付,股东可在自公司注册登记之日起6个月内缴足符合法定比例和限额的首期出资。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中小科技企业免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工本费。同时,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凡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企业名称核准、企业住所变更、减少经营范围、备案登记、补发营业执照等简易登记事项,实行"审核合一",由受理人员直接核准。
五、着力化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搭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推动银企合作。多次协调农行、工行、建行、承德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区内企业对接,为联创计控、博琳舒适、智宏电子、正兴彩钢等公司协议实现融资近10亿元,缓解了资金短缺的困难。发挥专利抵押、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质押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扩大融资主体和抵押资产的登记范围,帮助企业融资金。同时搭建商标价值评估平台,对高新区"中国驰名商标"、"河北省著名商标"等商标,积极搭建相关金融部门开展商标质押贷款平台,盘活商标无形资产,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近年来,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30多件,融资2.52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科技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此外,积极推进高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目前,高新区小额贷款公司已达到3家,为高新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撑。
六、开展"专利提升行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组织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专利申报技能水平,推动企业专利提升行动的有效开展;二是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调查企业在专利开发与申报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帮助企业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推动中小科技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虽然承德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区内企业存在数量少、经济总量小、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低等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承德高新区要以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加速推动承德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14年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要着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迅速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要形成培育一批、转型一批、引进一批的梯度发展模式。制定《承德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政策和项目优先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全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定《承德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细则》,出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通过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孵化功能。根据国家、省市发展政策,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基础和科技研发能力,重点围绕仪器仪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创建产业技术联盟,搭建具有产业特色的资源共享平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路线图,开展技术协作,协同创新,形成一批拥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二是要着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建立企业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制定《承德高新区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管理办法》,对区内的企业按产业类型加以分类和整合,形成产业联盟。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继续组织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利用中国建行"助保贷"业务,扩大企业可贷额度。谋划建立承德高新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服务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专利投融资服务体系,深化和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三是要着力推进科技政务服务提升工作。加强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理顺创业服务中心的责权利关系。建设企业加速器,接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标准厂房、中试基地,满足孵化器毕业企业、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扩容需要。为创业企业提供各类共享空间、搭建高新区创业企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项目孵化-转化-产业化的企业链式培育载体。
四是要着力对外开放和交流工作。强化对外开放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引进人才和技术,建立产学研用联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打造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聘请专家针对区内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提升我们的产业层级。加强与京津对接,抓住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时机,引进京津外迁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河北省科技招商网的作用,积极与招商局配合,引进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通过高科技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尽快制定出台《承德高新区引进高技术人才奖励办法》,建立高技术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奖励机制,
五是要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和知识培训工作,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形成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2014年继续开展高新区"世界知识产权日"现场宣传活动。开展专利提升和消零行动,帮助重点企业开展专利引进、申报及专利权质押融资。做好专利申报服务工作。为企业和个人申报专利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服务。完善奖励机制,兑现专利奖励。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行政托管区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1.2平方公里,形成核心区、上板城新兴产业园和唐山曹妃甸·临港工业园"三大板块"的发展格局。
建区以来,承德高新区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和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实施"环境立区、开放兴区、科技强区"三大战略,不断推动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仪器仪表、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截止2013年底,区内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1家,占全市的50%。累计有300多个项目被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级项目46项。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81个,高新技术产品92个。
一、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高新区高度重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一是成立了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管主任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经科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二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改进创新创业环境。入区的科技型工业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可以享受到特殊贡献奖励、技术创新奖励、土地集约利用奖励及免缴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三是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设立了科技三项费、科技创新基金和人才引进基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财政支持和激励,制定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意见》、《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促进区域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二、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作用,投资240万元,建立了"高新区技术创新与公共设计平台",为23家中小科技企业安装75个客户端,进行了4批次平台软件应用技术培训,42家企业180余人次接受培训和实习。企业反映良好,不但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而且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龙庄伟副省长率领省政府办公厅、省科技厅以及市政府领导视察该项目,对该项目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在全省进行推广。该项目已列入河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向科技部申报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德仪器仪表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已经通过立项初审。同时,省市工信部门和省机械行业协会对此平台表示出极大兴趣,多次考察,拟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高新区与石油学校建立了《区校战略联盟》,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发挥职能作用,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积极培育中小科技企业。2013年在区内15家有代表性的重点中小企业启动了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加大培育力度,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名牌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加快小微科技企业发展速度,以壮大高新区工业经济的实力。二是重视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开展企业家培训交流活动,扩大企业家对外交流合作,开拓视野。充分发挥各种培训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了各种讲座和研讨活动,参加河北省中小企业清华特训班,组织企业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推动企业管理和制度创新。三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制定年度著名商标发展规划,把辖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中小科技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商标,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展品牌管理师培训活动,组织全区拥有驰、著名商标的中小科技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其品牌管理能力与意识。
四、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中小科技企业
高度重视中小科技企业减负工作,开辟"登记绿色通道",设立"创业绿色通道咨询站",在办理中小科技企业注册登记时,提供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注册知识等咨询服务。实行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中小科技企业注册资本零首付,股东可在自公司注册登记之日起6个月内缴足符合法定比例和限额的首期出资。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中小科技企业免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工本费。同时,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凡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企业名称核准、企业住所变更、减少经营范围、备案登记、补发营业执照等简易登记事项,实行"审核合一",由受理人员直接核准。
五、着力化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搭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推动银企合作。多次协调农行、工行、建行、承德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区内企业对接,为联创计控、博琳舒适、智宏电子、正兴彩钢等公司协议实现融资近10亿元,缓解了资金短缺的困难。发挥专利抵押、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质押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扩大融资主体和抵押资产的登记范围,帮助企业融资金。同时搭建商标价值评估平台,对高新区"中国驰名商标"、"河北省著名商标"等商标,积极搭建相关金融部门开展商标质押贷款平台,盘活商标无形资产,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近年来,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30多件,融资2.52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科技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此外,积极推进高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目前,高新区小额贷款公司已达到3家,为高新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撑。
六、开展"专利提升行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组织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专利申报技能水平,推动企业专利提升行动的有效开展;二是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调查企业在专利开发与申报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帮助企业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推动中小科技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虽然承德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区内企业存在数量少、经济总量小、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低等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承德高新区要以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加速推动承德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14年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要着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迅速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要形成培育一批、转型一批、引进一批的梯度发展模式。制定《承德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政策和项目优先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全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定《承德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细则》,出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通过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孵化功能。根据国家、省市发展政策,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基础和科技研发能力,重点围绕仪器仪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创建产业技术联盟,搭建具有产业特色的资源共享平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路线图,开展技术协作,协同创新,形成一批拥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二是要着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建立企业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制定《承德高新区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管理办法》,对区内的企业按产业类型加以分类和整合,形成产业联盟。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继续组织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利用中国建行"助保贷"业务,扩大企业可贷额度。谋划建立承德高新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服务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专利投融资服务体系,深化和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三是要着力推进科技政务服务提升工作。加强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理顺创业服务中心的责权利关系。建设企业加速器,接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标准厂房、中试基地,满足孵化器毕业企业、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扩容需要。为创业企业提供各类共享空间、搭建高新区创业企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项目孵化-转化-产业化的企业链式培育载体。
四是要着力对外开放和交流工作。强化对外开放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引进人才和技术,建立产学研用联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落地,打造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聘请专家针对区内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提升我们的产业层级。加强与京津对接,抓住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时机,引进京津外迁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河北省科技招商网的作用,积极与招商局配合,引进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通过高科技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尽快制定出台《承德高新区引进高技术人才奖励办法》,建立高技术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奖励机制,
五是要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和知识培训工作,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形成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2014年继续开展高新区"世界知识产权日"现场宣传活动。开展专利提升和消零行动,帮助重点企业开展专利引进、申报及专利权质押融资。做好专利申报服务工作。为企业和个人申报专利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服务。完善奖励机制,兑现专利奖励。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