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唐山高新区:立足优势 发挥特色 加快打造创新型特色园区
日期: 2014年01月08日 15:59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3年,唐山高新区以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狠抓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全区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17%。同时,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4%。
  一、2013年主要工作
  (一)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程
  2013年,高新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8.5%,成为带动全区发展的助推器。全区企业共获得各类授权专利280余项,有23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31项新产品列入河北省工业新产品开发计划。骨干企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开诚集团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实现了批量生产,并陆续开发了矿用水下探测机器人、钻孔探测机器人、皮带巡检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形成了矿用特种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示范和行业技术示范;唐山松下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机器人焊接铝合金自行车生产线,并在捷安特公司得到应用;天和科技公司开发的煤炭干燥、固体矿物破碎技术及成套设备获得17项国家专利,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开元装备公司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量身定做的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程机械机器人生产线正式交付使用;汇中仪表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集大口径、多声路、高精度、电池供电、始动流量低等多项技术优势于一身的双插入式超声流量计。除了这些享誉业界的科技"小巨人",高新区还培育打造了瑞驰伟业、奥特机电、创通科技等一批富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幼苗。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产业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我们注重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集中度,全区现有开工在建项目70个,总投资256亿元,具有唐山高新区鲜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总投资1亿元的开元自动化焊接技术研究所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焊接产业的整体技术实力,高新区焊接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为完备的焊接产业集群。此外,还有总投资11.1亿元的中冶全自动多向模锻液压机、总投资3亿元的国华高效洁净煤技术大型装备制造基地、总投资3411万美元的爱信化工汽车摩擦传动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5.5亿元的百川车辆维修装备研发基地、总投资3亿元的汇中超声测流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在新能源领域,拓又达公司垂直轴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填补了我国低风速区域和城市供电照明使用风力发电的空白,主要技术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该公司投资2亿元在高新区建设生产基地;地源热泵公司研发的地源热泵产品具有制热、制冷、提供生活热水三大功能,在商业楼宇、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新材料领域,建华集团建成了全国首条石墨烯生产线,并拟申报石墨烯公斤级批量生产专用设备、石墨烯公斤级批量生产制备工艺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587万美元,由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安盛保险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合资组建的工银安盛保险唐山中心项目。高新区被认定为河北省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全省唯一。
  (三)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聚集创新要素
  总投资3亿元的软件园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形成了国家级创业中心、高校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中科院中韩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韩国产学研协会三方共建了中韩高技术转化基地、中韩产学研绿色技术合作示范区,为大规模引进韩国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引进创新人才,制订了《关于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和走出去引进战略,多措并举引进人才。目前,已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柔性引进院士10人、博士及博士后14人。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采取多部门合作方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良好效果。
  (四)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办法》、《关于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的暂行办法》、《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若干办法》等一系列办法,出台了对高新技术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按上级资金支持数额给予1:1配套,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在境内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奖励200万元等多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对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高新区已有两家企业登陆石家庄股权交易所,还有汇中仪表公司等有望近期登陆创业板。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乃至今后几年,是唐山高新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攻坚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以提高四项能力建设为抓手,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更加突出项目带动,全面提升综合发展竞争力,实现在国家高新区序列中的进位升级。
  (一)致力于提高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打造创新创业的新平台,推进总投资3亿元的高新区软件园二期工程、总投资22亿元的唐山中科创新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唐山华电民营企业孵化器、总投资2.8亿元的国华科技大厦、总投资6.4亿元的建华高新技术工业园建设,年内吸引200家以上中小科技企业来高新区创新创业。由区财政出资成立创新发展基金,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新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进程。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省市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和立项,重点支持开诚集团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积极支持其他企业与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形成开发、生产、销售紧密结合的战略合作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致力于提高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
  扩张数量,力争进区企业突破1000家;扩大体量,认真研究哪些产业哪些行业哪些企业能够形成规模发展,瞄准这些重点培育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20亿、10亿级的企业,并要把规上企业发展为亿元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为规上企业,小微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突出特色,重点依托开元自动化焊接研究所、开元电器公司焊接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焊接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型焊接装置和高精密电气控制技术的研究,将高新区焊接产业基地打造为亚洲第二、世界前八的焊接产业集群;以松下、开元机器人、开诚集团为龙头,加快专用焊接机器人、中厚板焊接机器人系统、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钻孔机器人、潜水机器人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力争到2017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专用机器人生产基地;以国华科技、陆凯科技、天和科技为重点,推动叠层复合振动筛、煤炭干燥系统、褐煤干燥提质工艺与设备等项目的产业化步伐,打造国家级选矿装备产业基地。同时,制定完善《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政策,力促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把服务外包业打造成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致力于提高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
  依托唐山松下、国华科技等重点企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发挥高新区焊接产业基地整体优势,将唐山松下打造为日本松下集团的全球焊接研发中心,并加速向海外市场输出新产品、新技术。依托国华科技公司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卢森堡的五个海外子公司以及在英国、俄罗斯、印度、蒙古国等地的办事机构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大型振动筛、立式离心机、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重介浅槽分选机等高效选煤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打造"唐山高新区创造"的品牌。同时,坚持以点带面,深入发掘一批具有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的中小科技企业,不断提升高新区的国际化水平。
  (四)致力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眼于区域管辖范围扩大的实际,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新城区的定位,坚持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高度融合,高标准编制高新区整体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使高新区各功能区具有合理的空间布局、鲜明的主导产业、浓郁的生态特色。组建高新区融资平台,积极引进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参与高新区城市开发建设,确保城市建设迅速推进,早见形象、早成规模。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实施更加严格的区域环境准入制度,持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让高新区的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