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宝鸡高新区
日期: 2015年01月10日 15:54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宝鸡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14]29号文件),优化了高新区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举省一致统筹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加强上下联动,细化年度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强化保障措施,推进年度重点任务顺利实施,在重大项目落地、创新载体建设、创新环境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金融及高端人才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全年预计区域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各项目标任务均可顺利完成。
    一、省市一致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步伐
    2010年7月,宝鸡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之初,宝鸡市政府从集聚园区发展要素出发,站在全市的角度出台了《关于支持宝鸡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宝政发[2010]34号文件),2011年配套出台了《宝鸡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及《宝鸡市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政策》,形成了全市对创新创业载体、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等较全面的支持政策;宝鸡高新区基于园区发展需要,陆续出台了《促进企业发展知识产权的若干意见》、《宝鸡高新区拔尖人才管理办法》、《促进企业上市管理办法》等,较好地吸纳创新人才,优化发展环境。2014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宝鸡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陕政发 〔2014〕29号),在产业发展、创新环境方面给予宝鸡高新区支持和肯定,在体制、机制及政治生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为全省除西安、渭南外第三家由省政府出台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由省政府出台支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典型,对高新区紧缺型高端人才引进、重大创新平台落地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建立了较高层次的战略构架,在全省高新区中形成了富有标志性的工作特色。对长期困扰高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支持性意见,对重大工作推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省政府2000万元创新型科技园区专项资金已逐步落实。
    二、围绕创新产业规划引入龙头企业及产业链缺失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围绕高新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谋划,新引进亿元以上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大产业化项目30项,其中500强或行业领军项目6项。实现资金到位160.3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102%,其中,省际资金到位121.3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110%。今年承担的总投资240.38亿元的2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53亿元,占年计划投资额57.84亿元的87%,12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
    三、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创新氛围逐渐浓厚
    1. 加速器建设成效渐显。加速器作为承接孵化器毕业企业和为重点产业及龙头企业实施配套的重要载体,是高新区重大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省市年度重点建设计划。今年12月,汽车零配件创业孵化基地一期、石油产业园一期等孵化器建成,新增孵化面积6.5万平方米,为汽车及石油钻采龙头企业配套的企业已进驻企业7家;二期将新开工建设面积2万平米;同时在高新八路南段,规划占地20亩的新材料加速器已开始施工。
    2. 产业化环境及创新平台项目投入运营
    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作为宝鸡?中国钛谷建设的重要环境建设项目,将自创钛谷价格指数及钛材交易标准,形成影响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定价权,对钛谷的产品创新及资源整合起到助推作用,网站规划、设计、开发等工作完成,培训客户企业,已建成2000平方米交易大厅,自主开发交易系统软件系统,建行、工行作为网络交易结算银行完成对接,获市政府正式批准运行于12月16日正式挂牌。
    国家钛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国家工信部、国家标委批准筹建,对增强检测能力,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形成钛谷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一期已投入运营,二期征地20亩,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检测能力达到60万个样品以上,可完全满足宝鸡钛产业集群所有企业的年检测检验需求,并有效辐射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钛材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需求。
    3. 创新服务机构作用发挥渐显。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联盟工作助推钛产业集群发展。宝鸡?中国钛谷高峰论坛作为产业、金融资本、科技结合,钛谷搭建对话交流的平台,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连续举办两届论坛;联盟围绕重大创新项目开展合作研发,召集专家组织论证、开展重大项目推介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2014年宁波国际新材料科技与产业博览会、深圳高交会(基地展馆)展览,开拓了企业视野,学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技术,掌握了国际动态。
    宝鸡高新企业大学作为全区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平台,已培训人次近1000人;建立了长安大学研究生培养站、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培养点、西北工业大学工科研究生培养站等可延伸式在职教育。
    形成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钛材料应用技术创新孵育中心”、国家钛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形成国家和省级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机构、专业孵化器,共同培育企业壮大产业的格局。
    四、科技金融结合成效渐显
    设立两支创投基金,已投入运营。2013年,落实省政府53号文件《关于支持宝鸡建设关天副中心若干意见》精神,国家、省、市及高新区各出资5000万元,设立了财政引导两支专项基金即陕西省新材料创业投资基金及陕西省高端装备创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高新区在新材料、高端装备领域的创新项目,两只基金总规模为5.5亿元。基金的70%运用于宝鸡钛产业集群企业的支持。目前高端装备高技术创业投资基金遴选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额8500万元,对宝鸡市科迪普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占公司30%股份),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453万元。对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投资前的各项工作。
    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钛谷内的一家生产医用贵金属催化剂的企业,今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实现宝鸡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零的突破。
    宝鸡高新开发总公司发行债券工作取得进展, 4亿元企业债券正式发行。
    五、知识产权发挥助推作用
    2013年8月,宝鸡高新区钛产业列入全国首批8个专利导航实验区,实验区专利导航规划第一阶段工作初稿。通过了国知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专利导航规划指引,把握产业链中关键领域的核心专利分布,以全球视野明晰产业竞争格局、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建立专利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持续互动的产业发展决策机制。通过与产业规划的融合,引导和规范实验区重大决策、招商引资(智)、对外合作、重大经济活动评议等活动,为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钛产业打牢基础,为宝鸡?中国钛谷建设指引方向、保驾护航。目前,已完成专利导航实验区第二阶段工作方案(即专利布局规划)评审,实验区工作进入实质推进期。
    园区承接了国知局精品评议课题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专利联盟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知识产权评议项目、高性能钛及钛合金专项战略研究、国家专利导航实验区专利导航规划项目、钛合金旋翼飞机海外专利布局四个课题,均已进入验收或提交验收报告期,高新区管委会出资支持完成了《宝鸡高新区钛产业专利分析报告》课题,对龙头和重点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以培训为抓手,推进重点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培训,国核宝钛锆业等企业启动贯标工作;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巨成钛业等多家企业已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宝鸡国家钛产业专利导航发展实验区举办二期以专利布局及专利信息分析初级实战班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培训人员达160余人,培训天数为3-4天。
    经认真调研分析上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工作规划,启动创建工作,大力支撑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
    六、推进创意文化产业建设
    园区内石鼓山景区的太阳市项目中赋有人文和商业气息的酒吧一条街已确定选址,古玩市场、商端商业及儿童娱乐公园等建成投用,丰富了园区商业文化氛围,今年10月16-18日石鼓山公园承接了第27届世佛联的盛会,赋予佛文化象征,宣传了宝鸡。依据商周时期的传奇人物姜子牙建造的国家3A景区“姜子牙钓鱼台”开发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审定。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最终验收之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高新区将坚持“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并重,率先实施“创业中国行动”,进一步放大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逆势而上,努力把宝鸡高新区打造成为宝鸡产业升级主导区、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领航区、国家自主创新创业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典范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3%以上增速,经济发展规模在中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或非省会城市高新区中处于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