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辽阳高新区
日期: 2015年01月10日 16:46       来源:科技部
【字号: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以及“三化”互动的发展要求,高新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影响,把发展建设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狠抓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配套、园区管理,发展能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芳烃基地已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化工园区20强(第14名),顺利通过国家新型产业化示范基地复核。
  一、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0亿元,与上年持平。规模工业总产值全年预计完成600亿元,同比下降7.8%(扣除辽化因素,预计完成295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工业增加值全年预计完成130亿元,同比下降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4亿元,下降6%。外贸出口完成7000万美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的50%,同比下降31.6%。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4亿美元,增长175%。引进省域外资金完成30亿元,为年计划的100%。成功获得辽东银行贷款1亿元,目前已放款5000万元。
  二、2014年主要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把项目建设作为“三化”互动发展的主要抓手,以项目建设引领工业化、产业化进程,坚持为项目落地、建设、投运等过程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2014年,全区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9项,总投资20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82亿元,完成投资70亿元,为年计划的85%。芳烃产业集群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同比下降15.4%。工业铝材产业集群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0.3%。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1. 提标扩容污水处理能力。采取BOT方式,与新加坡联合环境共同投资4700万元将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同时,投资1.77亿元,再扩建4.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项目建成后,基本可保证未来15年内芳烃基地企业运行和新上项目的要求。项目15项审批手续已齐备并上报,完成部分基建及排障。同时,污水厂一期已基本完成综合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2. 打造双回路供电系统。为确保化工企业不间断供电,投资936万元,对高新区现有的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实施芳烃基地双回路电源工程、华峰公司10KV双回路供电外线工程,预计10月底竣工送电。建成后,华峰、法液空、鸿港、港隆、会福、金谷、鸿昊等企业将形成双回路不间断供电格局。
  3. 提升园区生态建设水平。投资近500万元,对辽阳石化公司北大门、芳烃基地内部分道路实施了绿化,总面积6.9万平方米;投资140万元,安装110基太阳能路灯,实施部分道路亮化工程。通过绿化、亮化,美化了园区环境。
  4. 完善园区物料管输系统。投资405万元,完成全长360米华峰—经二路工业管廊项目,法液空—华峰蒸汽管线和法液空—金谷氮气管线工程。另外,建成华峰集团与辽阳石化公司之间的物料及蒸汽管廊。完成了法液空、鑫宇化工、奥克医疗辅料和科隆二期的上水接引和污水排放工程建设,施工上水管线240余米,建设污水管线600余延米。
  (三)狠抓载体建设,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1. 成功申报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辽宁启动了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作为沈大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高新区代表辽阳市申报了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
  2. 启动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按照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委托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按照创新型特色园区要求,编制《辽阳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方案》,为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奠定了基础。
  3. 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22亿元。截至三季度,全区共申请发明专利27项,新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全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1项。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7项,列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获科技项目经费支持630万元。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22人。
  4. 科技金融结合取得初步成效。设立180万元种子基金,用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组织企业参加2014首届中国东北(沈阳)金融交易博览会;与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签订《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邀请专家举办科技企业“科技板”挂牌说明会,加大科技金融合作力度,目前我区已有6家企业在科技板挂牌。
  5. 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软实力得到提升。积极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已促成忠旺集团、奥克集团、奇达化工、石化机械等企业与东北大学、中国石油海洋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华东大学和中山大学等科研单位的研发合作;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辽阳中心(筹备)已在高新区挂牌成立,高新区将共享全国的科技成果。
  (四)启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启动了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工作。一是实施定岗定员。通过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双向选择干部,量化岗位责任,加大奖惩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参与高新区定岗定员的部门和单位总计12家,编制人数112人,精减到83人,减少29人,在岗人员缩减了25%,为下步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完善机构设置。为加强项目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配备了项目服务推进局班子;为承接市建筑行业质量监督工作职能,在建设局设立了质监所。三是规范项目服务流程。编制了芳烃基地入驻企业从签约到试生产期间,在办理审批手续、接引公用工程等方面的服务规范,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
  三、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辽阳高新区要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契机,紧紧围绕“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继续支持辽化公司、忠旺集团健康发展;围绕全市“641”发展战略,不断寻求两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外在动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拉伸发展框架;利用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在谋求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规范机关建设,强化管理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