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挥科技创新源头作用 为基础研究引领新常态做贡献
日期: 2015年01月10日 15:14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工作部署,改革完善科学基金资助管理体制机制,大力营造源头创新良好环境。
    一年来,共受理全国2275个依托单位提交的157546项各类申请,择优资助了1546个依托单位的各类项目39089项,顺利完成250.68亿元的资助计划,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统筹实施资助计划。稳定支持学科均衡发展,激励科学家探索创新。营造鼓励自由探索宽松环境,面上项目资助15000项,金额约119.34亿元。落实“十二五”规划优先领域布局,重点项目资助605项,金额约20.46亿元。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推进战略领域跨越发展。组织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综合交叉研究,资助重大项目21项,金额3.9亿元。先后启动实施了“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面向发动机的湍流燃烧基础研究”和“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等三个重大研究计划;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雾霾治理的统一部署,启动了“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健康影响与应对机制”联合重大研究计划,着力为国家重要战略领域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打造先进工具,为源头创新提供条件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资助64项,金额4.5亿元。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资助7项,金额5亿元。
    二是加大发现培养创新人才工作力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6421项,金额39.89亿元。地区科学基金资助2751项,金额13.07亿元。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00人,金额4亿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8人,金额约7.78亿元。新资助创新研究群体38项,金额4.45亿元。对已实施3年或6年的40个群体通过考核实施延续资助,促进了创新团队稳定发展。开展深入调研,总结科学基金发现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工作经验,前瞻筹划培育新一代学术领军人才的战略思路。成功召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基金20年实施成效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肯定。在克强总理关心和财政部支持下,基金资助强度实现倍增,这一战略举措为我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保障。
    三是推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完善基础研究支持机制、推进开放共享、营造创新环境为重点,扎实推进落实体制机制改革任务。推进项目经费与评审管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做到更加科学公正、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完善资助格局,促进资源优化整合。着眼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科学基金支持基础前沿探索、培养人才团队、资助学科交叉等职能定位,整合优化相关科技资源配置。在原有30个项目类型的基础上,共取消、整合了13个项目类型。强化信息系统支撑,助推开放共享。初步建立包括项目全过程信息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以及共享服务网在内的科学基金特色科技报告制度体系。“科学基金共享服务网”新增2014年新批准项目信息检索内容,迄今公开科学基金结题项目116608个,项目成果信息1669928条。
    四是深入开展战略研究。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深入分析科学基金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适应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努力探寻把握中国科学发展机遇和中国科学基金发展机遇的战略路径,谋划培育源头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基金事业新常态下新发展的机制和举措。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讨战略研究阶段成果。相关研究为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是拓展联合资助格局。充分发挥科学基金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创新体系各单元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战略联盟。与青海、浙江、贵州、广东、山西、辽宁等省商谈开展联合资助,与青海省签署了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协议,与广东省签署补充协议,设立超级计算科学应用研究专项,支持我国科学家共享利用“天河二号”资源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续签了联合基金协议。
    六是稳步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会同中科院成功举办2014年全球研究理事会(GRC)北京大会,通过《塑造未来--支持下一代研究人员》原则和行动声明,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国际合作网络进一步拓展。组织间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得到加强。
    2015年是全面落实改革任务、推进依法治国、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筹划,稳中求进,勇于改革,开拓创新,以培育原创能力为目标统筹资助部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优化人才资助体系,以促进协同创新为宗旨推动联合资助与战略合作,以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为手段提升开放合作能力,以建设法治基金为重点任务提高依法行政、科研诚信治理以及资助管理效能,拓展科学基金在新常态下的发展空间,促进基础研究为引领新常态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准确把握科学基金支持基础前沿探索、培育人才团队、推动学科交叉的资助工作定位,统筹规划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努力在新型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统筹安排规划制定工作。完善征集意见机制,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着眼于发挥源头作用、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精心编制规划文本。
    二是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资助力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战略引导,鼓励自由探索,着力培育源头创新能力。加强全面布局,推动学科发展。做好“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着眼优先发展领域,加强重点项目部署。加大对创新人才和团队的资助力度。
    三是改革完善培育原创能力的资助机制。推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学基金管理机制。描绘交叉学科图谱,鼓励、拓展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探索成立交叉学科管理中心,建立适合学科交叉项目的灵活评审机制。完善以联合基金等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资助机制,为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探索长期稳定支持机制,为杰出科学家施展才华构筑更好平台,加大对青年人才扶植力度。
    四是系统推进科学基金法治工作。围绕建设法治基金的目标,明确法治工作路线图,统筹开展立法、执法、普法、法治评估和法律智库建设,不断提升科学基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立法。2015年上半年力争完成6部部门规章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科学基金部门规章体系。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法律顾问制度。
    五是深入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国际合作。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科技外交新形势,充分利用国际科学资源,提升我国原创能力。更加注重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瞄准重要合作领域,组织发起、积极鼓励科学家参与重大国际科技计划,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共享国际优势资源的同时,提高我国的科研能力。支持更多科学家实现从产出成果到增强领导力和影响力的发展,进入更多国际学术组织的领导层。
    六是着力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持续加强评审系统建设。建立稳定安全的信息基础,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稳步推进评审专家智能辅助指派系统建设,促进评审业务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持续加强专家库建设,完善同行评议质量监测体系。探索改革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做好全面在线申报管理工作。严格项目经费管理。配合财政部修订发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宣传沟通,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推进源头创新的经费保障作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探索组织人事改革,全面加强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科研诚信建设。进一步规范对项目申请、评审等环节的监督,完善科研信用体系,加强科研不端行为惩戒与案例教育,营造健康学术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