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深化改革 加强创新 为国家水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日期:
2015年01月10日 15:29
来源:科技部
一、2014年水利科技创新工作
(一)水利科技管理改革不断深化。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等国家科技改革总部署和新要求,根据《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任务分工,不断深化水利科技管理改革。一是联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国内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全面了解国内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二是立即贯彻文件要求,改革2015年行业专项申报方式,在流域重大科技问题调研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梳理基础上,通过发布申报指南,明确研究重点与方向,以竞争择优的方式确定部分项目承担单位,提高了项目立项的公开和透明度。三是在总结《水利科技计划实施中失信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实施成效基础上,开展科技诚信指标体系设置研究,探索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水利科技诚信体系。四是密切关注新一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积极推进南京水文自动化所等4个转制科研机构重新分类定性,努力推进解决改革历史遗留问题。
(二)科技项目顶层设计全面加强。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全面加强科技项目的顶层设计。一是与科技部社发司联合开展水资源重大科技问题调研,从综合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重大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等5个领域凝练水利科技重点任务。二是与科技部社发司联合开展“十三五”水资源子领域技术预测工作,形成了《水资源子领域国内外技术竞争综合报告》和《水资源子领域技术预测报告》,正在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三是召开了国家水安全保障重大科技问题研讨会,正组织专家开展“水安全保障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水安全保障科技问题的大力支持。
(三)国家科技计划立项取得新进展。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新立项“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高效灌溉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 等3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截止目前,由我部单位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已有15项,总经费达5亿元,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量比“十一五”有较大增长。2014年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立项项目49个,项目经费近2亿元。
(四)重大问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紧密围绕水利改革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组织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继“黄河调水调沙的理论与实践”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后,“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7项水利科技成果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中国太阳能光伏提水修复草场和农田技术”获“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农业综合节水、水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干旱预测技术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各流域、各地方紧密围绕本流域、本区域重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一批优秀成果,有效支撑了流域与地方水利工作的开展。
(五)技术引进与推广转化进一步加强。大力加强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引进与推广转化项目的顶层设计与定向组织,研究提出了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相关要求的工作方案,与科技部等部门一起编写了《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第22项任务的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相关部委会签,近期报送中财办。密切跟踪国际水利科技前沿,重点引进“湖泊水生态自动监测技术”等50余项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广转化“干旱地区特色作物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等100余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通过开展各类技术交流推介活动,加强推广站点和示范基地建设,编辑发布《水利科技成果公报》和《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加大新技术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水利行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六)水利科研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国家、流域和地方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组织有关单位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组织开展了部属科研单位科研能力建设评估,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评估工作。截至目前,水利系统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
(七)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一是完善了科研项目立项机制,切实加强在研项目的中期检查评估,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对部分重大项目尤其是外协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并将中期检查评估情况计入项目验收结论。二是进一步抓好项目结题、审计与验收,全年配合科技部验收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农转资金项目9项,验收行业专项81项、948项目35项、推广项目22项。三是严格执行科研诚信制度,根据“黑名单”,暂停部分单位和负责人科技项目申请资格。四是举办了两期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培训班,及时解读国家科技管理改革文件精神,加强科技项目相关管理办法、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八)科技咨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共开展5次重大调研咨询活动。分别与民盟中央和民建中央联合开展了“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保护”、“大力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高效用水”专题调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马培华分别带队现场调研,调研报告得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等领导重要批示。组织开展了“城市防洪与雨洪资源利用”专题调研,调研成果受到广州、成都、济南等城市的高度重视,在部分城市中已开展试验应用。组织开展了“黄河水沙变化研究”专题咨询,对一些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科技委咨询建议。
二、扎实做好2015年水利科技工作
2015年是国家科技改革关键之年,水利科技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水利科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推进水利科技改革。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科技改革方针、政策和要求,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探索建立完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科技的作用。研究提出我部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协助人事部门,指导非营利性科研单位参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二)组织好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治水方针和李克强总理考察水利部提出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集中力量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深化水利改革等要求,结合水利改革发展中心工作,组织编制《水利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入开展国家水安全保障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明确重大水利科技问题需求、总体思路与目标、重点科技任务,凝炼国家重点科技专项,集中优势力量攻关。
(三)加强科研诚信制度。提出科研诚信制度的定量指标体系建设方案,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信用管理,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或个人,在规定期限内限制申报国家级或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四)大力加强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已建国家级与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推进共建高校、地方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2014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水利科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治水思想,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水利改革发展需求,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改革,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切实加强科技管理,不断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水利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
一、2014年水利科技创新工作
(一)水利科技管理改革不断深化。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等国家科技改革总部署和新要求,根据《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任务分工,不断深化水利科技管理改革。一是联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国内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全面了解国内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二是立即贯彻文件要求,改革2015年行业专项申报方式,在流域重大科技问题调研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梳理基础上,通过发布申报指南,明确研究重点与方向,以竞争择优的方式确定部分项目承担单位,提高了项目立项的公开和透明度。三是在总结《水利科技计划实施中失信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实施成效基础上,开展科技诚信指标体系设置研究,探索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水利科技诚信体系。四是密切关注新一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积极推进南京水文自动化所等4个转制科研机构重新分类定性,努力推进解决改革历史遗留问题。
(二)科技项目顶层设计全面加强。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全面加强科技项目的顶层设计。一是与科技部社发司联合开展水资源重大科技问题调研,从综合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重大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等5个领域凝练水利科技重点任务。二是与科技部社发司联合开展“十三五”水资源子领域技术预测工作,形成了《水资源子领域国内外技术竞争综合报告》和《水资源子领域技术预测报告》,正在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三是召开了国家水安全保障重大科技问题研讨会,正组织专家开展“水安全保障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水安全保障科技问题的大力支持。
(三)国家科技计划立项取得新进展。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新立项“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高效灌溉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 等3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截止目前,由我部单位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已有15项,总经费达5亿元,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量比“十一五”有较大增长。2014年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立项项目49个,项目经费近2亿元。
(四)重大问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紧密围绕水利改革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组织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继“黄河调水调沙的理论与实践”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后,“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7项水利科技成果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中国太阳能光伏提水修复草场和农田技术”获“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农业综合节水、水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干旱预测技术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各流域、各地方紧密围绕本流域、本区域重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一批优秀成果,有效支撑了流域与地方水利工作的开展。
(五)技术引进与推广转化进一步加强。大力加强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引进与推广转化项目的顶层设计与定向组织,研究提出了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相关要求的工作方案,与科技部等部门一起编写了《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第22项任务的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相关部委会签,近期报送中财办。密切跟踪国际水利科技前沿,重点引进“湖泊水生态自动监测技术”等50余项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广转化“干旱地区特色作物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等100余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通过开展各类技术交流推介活动,加强推广站点和示范基地建设,编辑发布《水利科技成果公报》和《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加大新技术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水利行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六)水利科研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国家、流域和地方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组织有关单位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组织开展了部属科研单位科研能力建设评估,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评估工作。截至目前,水利系统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
(七)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一是完善了科研项目立项机制,切实加强在研项目的中期检查评估,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对部分重大项目尤其是外协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并将中期检查评估情况计入项目验收结论。二是进一步抓好项目结题、审计与验收,全年配合科技部验收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农转资金项目9项,验收行业专项81项、948项目35项、推广项目22项。三是严格执行科研诚信制度,根据“黑名单”,暂停部分单位和负责人科技项目申请资格。四是举办了两期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培训班,及时解读国家科技管理改革文件精神,加强科技项目相关管理办法、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八)科技咨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共开展5次重大调研咨询活动。分别与民盟中央和民建中央联合开展了“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保护”、“大力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高效用水”专题调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马培华分别带队现场调研,调研报告得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等领导重要批示。组织开展了“城市防洪与雨洪资源利用”专题调研,调研成果受到广州、成都、济南等城市的高度重视,在部分城市中已开展试验应用。组织开展了“黄河水沙变化研究”专题咨询,对一些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科技委咨询建议。
二、扎实做好2015年水利科技工作
2015年是国家科技改革关键之年,水利科技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水利科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推进水利科技改革。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科技改革方针、政策和要求,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探索建立完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科技的作用。研究提出我部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协助人事部门,指导非营利性科研单位参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二)组织好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治水方针和李克强总理考察水利部提出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集中力量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深化水利改革等要求,结合水利改革发展中心工作,组织编制《水利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入开展国家水安全保障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明确重大水利科技问题需求、总体思路与目标、重点科技任务,凝炼国家重点科技专项,集中优势力量攻关。
(三)加强科研诚信制度。提出科研诚信制度的定量指标体系建设方案,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信用管理,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或个人,在规定期限内限制申报国家级或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四)大力加强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已建国家级与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推进共建高校、地方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