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高新区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3:24       来源:科技部
【字号:

  一、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7.91亿元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94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0.11亿元。预计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16亿元,同比增长8.4%。
  (一)加快基础建设,促大项目落地。
  一是抓住关键要点。共投入6.23 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是高新区成立以来最多的年份;投资35亿元用于基础配套建设,现已完成投资27.9元。其中,重点工程石河子科技创业园项目总投资约4.37亿元,已完成投资1.3亿元。
  二是在建项目建设有突破,如总投资约9000万元的邮件处理及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480万元的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的石河子电信公司住宅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的石河子大学统建房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的统建房一期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的统建房二期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的保障性住房一期项目。
  三是招商引资项目进展顺利。今年以来续建、新建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0个,其中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中心项目计划投资约3560万元,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新疆沙地酒庄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已完成投资4100万元;白杨酒庄总投资约7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张裕巴保男爵酒庄增加投资650万元;越隆达建材新增投资1020万元;金沙商贸城投资2080万元;北阳山陵园新增投资4000万元;宏中物流新增投资5000万元;新疆精达除尘设备投资1500万元;福宁新城商贸二期项目投资1亿元。
  四是力促大项目落地。成功签约了“石河子恩源电商平台项目”、“高新区光电设备生产项目”、“高新区耕地残留地膜清理装置生产项目、“高新区高端养老社区项目”、“高新区四星级酒店项目”、“高新区白杨酒庄项目”等18个带动性强、产业示范效应明显的项目,协议金额达到89.5亿元,实现到位资金21.4亿元。在项目储备方面,储备重点跟踪的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共计40余家,储备重点在谈项目21个,为后续签约提供项目支撑。
  (二)推进创新创业,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一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双创生态链初显。积极配合师市成功承办了《中国互联网大会石河子专场》,并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五十四研究所、兵团云信息计算有限公司、兵团供销合作社签订战略性框架合作协议。依托现有条件,建立面积约1.5万平米的创业孵化中心,在孵企业110家,其中电子商务企业47家,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类企业35家,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持续推动专业孵化器建设,突出专业性、特色化特点,高起点、高标准的制定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孵化器的规划方案,石河子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协会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石河子高新区孵化基地、八师石河子市青年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基地等正式挂牌,“大学生工位创业区”、“创业路演区”、“创业咖啡”、“创业苗圃”等功能分区已投入使用。总投资4.37亿元,建筑面积6万平米的石河子科技创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生态链初步形成。
  二是产业鼓励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为促进高新区产业结构优化,以更灵活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强化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聚集更多的资源,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制定出台了包括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吸引高级人才入区的"双高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制造业发展和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产业促进政策”。《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产业优惠政策》、《节能环保产业优惠政策》、《通用航空产业优惠政策》、《关于把石河子打造成“中国红酒之都”的优惠政策》、《现代服务业优惠政策》等相关的政策文件,为来访企业落户高新区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是抓融资,多模式投入建设。全面加大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先后与石河子建行、工行、乌鲁木齐商行、国民村镇银行、石河子农村合作银行、石河子交银村镇银行以及信达证券公司等15家银行机构、1家证券公司、2家融资租赁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达成6亿元融资意向,累计贷款4亿元,为明年高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探索BT以及其他多种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与中闽公司、市政公司、天筑集团等多家公司签订了基础设施投资协议,积极形成投融资方式多元化。
  (三)坚持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启动了修编《石河子市南山新区(兵团石河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有序进行中。确立了“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发展”的总体工作目标,即从2014年起,三年后形成基础设施完备的生态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产业形态和科学技术集聚园区形象,五年后成为对全兵团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区,十年后形成一个完全的科技生态园区。产业规划顺利通过评审。聘请战略咨询机构,确定了高新区的产业定位:“以研发经济、总部经济、低碳经济、服务经济、金融经济、品牌经济”为重点,坚持高端引领,把互联网及信息服务作为高新区发展的一大引擎,以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生命健康为三大战略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的“131”产业体系。在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方面,重点发展云计算、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和软件服务及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等产业;节能环保方面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材料、节能设备、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通用航空方面重点打造通用航空及综合保障服务、通航制造、航空物流等相关产业;在生命健康方面,着力发展生物科技、葡萄酒产业、医疗健康及养老养生等产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做好科技服务、商贸休闲、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力求通过借助八师石河子市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在新兴产业方面寻求突破,与开发区、北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错位发展,从而使高新区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和集群式发展。《石河子国家高新区景观河可研报告》、《石河子国家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也将于近期完成。
  二、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发展思路
  (一)发展思路。
  以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引领新兴经济增长点为主线,以“创新创业、精准招商”为两大驱动力,重点实施“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对外开放合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五大战略任务,率先在新疆地区形成最新、最高、最优的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新疆特色、兵团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创新中心,引领兵团、师市转型跨越发展。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高新区打底色、抢机遇、求发展、见成效的重要一年,是集中展现高新区成绩的关键一年,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打好高新区长远发展基础,树立高新区对外形象至关重要。
  (二)战略定位。
  未来5年,石河子高新区要在高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全面引领支撑师市、兵团实现转型崛起,以“丝路云‘河’•创新高地”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愿景,其具体内涵包括:
  西北互联网经济产业高地。将抢抓战略机遇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围绕“一带一路”、“互联网+”,做好前瞻性、战略性布局,将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产业与新疆本地的工业、农业、能源、旅游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新经济为主导,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新疆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领区。持续集聚创新主体与要素,以大力建设众创空间为切入点,以大众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与机制完善、科技服务环境优化等工作为抓手,加快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辐射支撑新疆地区的创新发展。
  兵团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区。发挥后发优势,以“互联网+”为核心手段,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将新经济与兵团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兵团经济增添新动力和活力,引领兵团实现创新发展。
  西部宜居宜业的产业科技新城区。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打造生态和谐、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产业科技新城,建设未来城市新区。
  (三)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园区GDP达到156.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10.9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0.71亿元。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预计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0家。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预计到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园区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大于3%;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达到2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科技孵化器面积增加到10万平方米;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大于8件。
  社会民生和谐发展。预计到2020年,完成开发配套面积10平方公里;新建及配建保障性住房3000套,有效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居民医疗保障覆盖率高于95%。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预计到2020年,万元增加值能耗小于0.25吨标准煤;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0.1;园区绿化率达到40%。
  2016年高新区(高新区)力争实现生产总值89.6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49.94亿元,增长20%;预计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16亿元;增长12%。
  依照这一目标,首先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下功夫。围绕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疆通用航空公司、中飞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产业龙头,依托中关村高新区和宜兴环保科技城,力争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突破;其次,推行市场化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水平。
  在新区建设上,以民生工程为主的重大投资项目已有12项,计划投资31亿元,现已开工4个,我们在完成这12项投资的同时,通过BT模式,再增加5至7个个工程,积极为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
  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将继续深化与师市范围内各大银行、银监局、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和投融资机构。同时全面推行BT、BOT 、PPP等合作模式,大力挖潜社会资金,加快石河子高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