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高新区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5:28
来源:科技部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
北海高新区把握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区域条件,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要突破口,集聚创新资源,强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海洋特色领域,通过产业链招商、集群要素汇集、政策激励和引导等举措,集聚总部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制造与服务一体化企业,加快产业聚集,逐步向集群生态演化,集群的创新活力也快速激发出来,知名企业和项目纷之沓来。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公司建设的广西人才产业基地项目已开业试运营;新加坡电信呼叫中心、中科院国家域名系统广西节点(中科院在广西的唯一布点)、广和分布式云平台等项目先后落地;石基信息国内最重要的运维基地在北海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不断拓展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和跨境支付平台;银河科技入选2015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能力五十强企业,在今年的第五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上北海银河开关设备有限公司的“智能断路器”、广西银河迪康电气有限公司的“具有防过冲装置的三工位开关操动机构”双双斩获金奖,银河集团投资10个亿建设的银河产业城已正式动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创新创业活跃区、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示范区;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成为广西水溶化肥行业首家挂牌企业;此外,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项目正在引进,本土的创新型企业在培育中不断成长。园区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10亿元,财政收入14亿元。
(二)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着力打造对接东盟创新高地
北海高新区充分发挥北海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的地缘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利用园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水海产品)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优势,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积极打造对接东盟创新高地。今年以来,园区引进了新加坡电信,共建“东盟产业融合大数据服务平台”,承接新加坡电信呼叫中心及后台商务运营服务;石基跨境人民币兑换平台集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身技术、资金、人才、资源优势,以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基础,建设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及世界各地,为中国与东盟的客户提供优质人民币兑换服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2015年平台实现跨境人民币兑换3000多万美元。园区 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冠德公司走出去,到柬埔寨开设了分厂,并从柬埔寨引进了大量劳务人员到国内受训;园区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及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在“一带一路”务实推进以及推动中国—东盟交流合作扮演了重要角色。园区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从2004年的648万美元,提升到了2015年的3.44亿美元,相比增长了53.08倍,大量的电子信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水海产品、肥料等行销东盟国。
(三)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北海高新区坚持多渠道整合集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一是通过引进、培育、整合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器、产权交易中心、投融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形成协同创新的服务体系,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7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占全市75%;二是围绕公共服务、技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建成了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北部湾分平台、北部湾海洋生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等技术创新、创新创业、信息共享等平台;三是出台鼓励产业发展及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政策,打造创业社区,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四是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提升孵化器孵化能力,通过自建、政企共建等多种方式建成了北海高新技术创业园、软件与信息产业孵化器、海洋生物产业孵化器等多个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孵化基地。今年来,北海高新区电子商务孵化器正式投入运营,14万平方米的银河城市科技产业城孵化载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各孵化基地集聚了一批动漫设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孵化企业。园区创新创业热潮涌动,分别通过工信部和团中央的审核认定,成为广西唯一的“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区”,为推动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互联网+”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地被植入互联网因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难得的发展机会。高新区加强引导,鼓励园区现代制造业企业加快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相融合,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3年底园区认定为广西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014年初认定为广西第一批服务外包园区,广西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5年7月认定为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互联网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推动产业步入创新驱动快车道,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利博盛是园区一家传统加工劳保用品的公司,随着“互联网+”的实施,公司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出了带灯手套、可控温手套、警用手套等一系列的特殊功能劳保用品,公司成立了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了70多项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公司通过电子商务、物联网等进一步开拓了市场,每年出口贸易均排在北海市前列,成为了“广西出口明星企业”、北海市“出口十强企业”,同时也成为了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出口企业,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华丽转型。
北海高新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国家高新区,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虽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步探索出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高新区发展的新路径。但是,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经济总量、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制约。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北海高新区将围绕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目标,紧扣东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北部湾地区一流的高新区。
二、2016年工作思路
(一)以创新管理体制为切入点,深入拓展“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按照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思路,积极推动在市级层面成立国家高新区协调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提升和创新资源集聚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除继续开发好现有专业园区的基础上,探索高新区与市属工业园区、县(区)合作“一区多园”、建设共建园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总量。
(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重视产业细分领域相互整合,以细分领域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为突破,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积极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根据科技部《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指南》,采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北海优势,突出特色,整合各种各类资源,实现集成创新,积极打造创新型特色园区,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和新兴产业集群;四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培并举,加大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培育发展内生型高新技术企业,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高端环节发展,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一是完善高新区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平台、诚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完善中介服务架构体系,建立健全包括科技金融、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担保、租赁、咨询、评估、知识产权、法律、会计、审计、贸易等内容的园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包括政府基金、风险投资、产业投资、信贷资金、担保基金等产业投融资体系;二是加快园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快北海软件信息产业园建设步伐,推进银河城市科技产业城加快建设,谋划全面打造“创业社区”、“创业街区”,谋划“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建设;三是大力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大力整合创新服务资源,加强行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到高新区开展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创新联盟和人才培养基地。争取更多的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落户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前沿技术重大攻关计划,重点开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攻关,加速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专项扶持和创新资源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倾斜,支持其开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活动,推动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今年2月,在科技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广西科技厅、北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北海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晋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北海高新区牢牢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版的巨大机遇,承担起国家高新区的历史使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资源汇聚机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优势产业不断集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
北海高新区把握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区域条件,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要突破口,集聚创新资源,强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海洋特色领域,通过产业链招商、集群要素汇集、政策激励和引导等举措,集聚总部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制造与服务一体化企业,加快产业聚集,逐步向集群生态演化,集群的创新活力也快速激发出来,知名企业和项目纷之沓来。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公司建设的广西人才产业基地项目已开业试运营;新加坡电信呼叫中心、中科院国家域名系统广西节点(中科院在广西的唯一布点)、广和分布式云平台等项目先后落地;石基信息国内最重要的运维基地在北海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不断拓展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和跨境支付平台;银河科技入选2015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能力五十强企业,在今年的第五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上北海银河开关设备有限公司的“智能断路器”、广西银河迪康电气有限公司的“具有防过冲装置的三工位开关操动机构”双双斩获金奖,银河集团投资10个亿建设的银河产业城已正式动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创新创业活跃区、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示范区;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成为广西水溶化肥行业首家挂牌企业;此外,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项目正在引进,本土的创新型企业在培育中不断成长。园区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10亿元,财政收入14亿元。
(二)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着力打造对接东盟创新高地
北海高新区充分发挥北海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的地缘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利用园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水海产品)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优势,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积极打造对接东盟创新高地。今年以来,园区引进了新加坡电信,共建“东盟产业融合大数据服务平台”,承接新加坡电信呼叫中心及后台商务运营服务;石基跨境人民币兑换平台集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身技术、资金、人才、资源优势,以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基础,建设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及世界各地,为中国与东盟的客户提供优质人民币兑换服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2015年平台实现跨境人民币兑换3000多万美元。园区 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冠德公司走出去,到柬埔寨开设了分厂,并从柬埔寨引进了大量劳务人员到国内受训;园区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及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在“一带一路”务实推进以及推动中国—东盟交流合作扮演了重要角色。园区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从2004年的648万美元,提升到了2015年的3.44亿美元,相比增长了53.08倍,大量的电子信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水海产品、肥料等行销东盟国。
(三)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北海高新区坚持多渠道整合集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一是通过引进、培育、整合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器、产权交易中心、投融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形成协同创新的服务体系,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7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占全市75%;二是围绕公共服务、技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建成了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北部湾分平台、北部湾海洋生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等技术创新、创新创业、信息共享等平台;三是出台鼓励产业发展及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政策,打造创业社区,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四是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提升孵化器孵化能力,通过自建、政企共建等多种方式建成了北海高新技术创业园、软件与信息产业孵化器、海洋生物产业孵化器等多个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孵化基地。今年来,北海高新区电子商务孵化器正式投入运营,14万平方米的银河城市科技产业城孵化载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各孵化基地集聚了一批动漫设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孵化企业。园区创新创业热潮涌动,分别通过工信部和团中央的审核认定,成为广西唯一的“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区”,为推动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互联网+”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地被植入互联网因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难得的发展机会。高新区加强引导,鼓励园区现代制造业企业加快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相融合,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3年底园区认定为广西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014年初认定为广西第一批服务外包园区,广西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5年7月认定为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互联网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推动产业步入创新驱动快车道,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利博盛是园区一家传统加工劳保用品的公司,随着“互联网+”的实施,公司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出了带灯手套、可控温手套、警用手套等一系列的特殊功能劳保用品,公司成立了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了70多项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公司通过电子商务、物联网等进一步开拓了市场,每年出口贸易均排在北海市前列,成为了“广西出口明星企业”、北海市“出口十强企业”,同时也成为了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出口企业,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华丽转型。
北海高新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国家高新区,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虽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步探索出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高新区发展的新路径。但是,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经济总量、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制约。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北海高新区将围绕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目标,紧扣东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北部湾地区一流的高新区。
二、2016年工作思路
(一)以创新管理体制为切入点,深入拓展“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按照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思路,积极推动在市级层面成立国家高新区协调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提升和创新资源集聚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除继续开发好现有专业园区的基础上,探索高新区与市属工业园区、县(区)合作“一区多园”、建设共建园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总量。
(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重视产业细分领域相互整合,以细分领域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为突破,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积极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根据科技部《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指南》,采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北海优势,突出特色,整合各种各类资源,实现集成创新,积极打造创新型特色园区,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和新兴产业集群;四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培并举,加大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培育发展内生型高新技术企业,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高端环节发展,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一是完善高新区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平台、诚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完善中介服务架构体系,建立健全包括科技金融、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担保、租赁、咨询、评估、知识产权、法律、会计、审计、贸易等内容的园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包括政府基金、风险投资、产业投资、信贷资金、担保基金等产业投融资体系;二是加快园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快北海软件信息产业园建设步伐,推进银河城市科技产业城加快建设,谋划全面打造“创业社区”、“创业街区”,谋划“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建设;三是大力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大力整合创新服务资源,加强行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到高新区开展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创新联盟和人才培养基地。争取更多的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落户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前沿技术重大攻关计划,重点开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攻关,加速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专项扶持和创新资源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倾斜,支持其开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活动,推动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